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村生物质能
产业发展模式
绩效评价
摘要:
能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受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紧缺及价格上涨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得到迅速发展。在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燃料乙醇的发展遇到了“与人争粮”、“与粮争田”等方面的质疑,粮食安全与发展生物质能源如何协调受到政府和学界广泛的关注。在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自给压力巨大,同时,耕地资源又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探索一条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缓解能源压力的可持续、科学的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此,研究我国发展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对国家粮食安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统筹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应以何种方式进行发展?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从粮食安全约束角度出发就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文章首先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对国内外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经验借鉴。接下来,利用战略管理学中的态势分析方法(SWOT),研究了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定量的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以此确定产业发展中应首要考虑的具体因素。然后,研究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实物蕴藏量,通过估算初步确定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储量,并依据测算结果对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进行了划分,针对划分的区域布局提出了产业发展重点。在此基础上,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针对我国主要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区域布局分区,构建了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具体模式,并通过建立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评价得出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优先发展模式。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说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在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方面表现显著,可以带动产业地周边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循环经济的性质与基础,本文通过对典型企业进行综合成本效益验证,进一步证明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论文最后,在综合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即要站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对可利用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储量进行调查评价,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畜粪等资源,积极开发利用低质地、荒地、盐碱地、非耕农地种植生物质能源植物,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提供原料。同时,要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规避不确定因素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地制宜的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特点,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