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质能
氮氧化物
气固两相燃烧
CFD
摘要: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在我国有巨大的储量,在缓解我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且因为其零碳排放的特征,可以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生物质户用成型燃料锅炉是一种直接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颗粒的设备,可用于华北,东北农村地区的散户供暖,具有燃料丰富,供暖成本低的特点,是我国散煤采暖替代政策的重要组成,但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本文以一台额定功率为0.1t/h的小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为研究对象,提出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锅炉内的燃烧过程和锅炉的NO排放进行研究,旨在解决小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高NO排放和易积灰结垢的的问题,为锅炉实际运行操作提供理论指导,为生物质能源的大量推广扫清障碍。本研究建立了全尺寸的小型生物质锅炉模型,将炉排对空气的分流作用考虑进去,目的是为了让模型内的流动更贴近实际。并利用UDF耦合多孔介质模型的方式实现了锅炉内的气固两相燃烧,具体实现方式为:将床层固体生物质颗粒的热解过程分为水分蒸发、脱挥发及挥发分燃烧和焦炭燃烧过程,利用C++程序语言将该过程的特征编写为一段代码,利用UDF功能将该代码导入Fluent多孔介质模型作为多孔介质的源项。当多孔介质的温度达到条件后,代码开始发生作用,将不同的组分释放,并与炉膛气流发生能量交换,炉膛气相部分采用Fluent自带的燃烧模型。根据过量空气系数为1.3,锅炉最大功率运行的条件对锅炉模型进行了原始工况的瞬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时间达到27s以后,炉膛内的流动和燃烧开始稳定,床层温度为750K左右,炉膛平均温度为950K左右,炉膛内也产生了高温回流区,模型很好的呈现炉膛内的燃烧和流动特征。计算结果与实际的锅炉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炉膛和出口温度与实际的差距小于20K,但床层温度模型高于实际30K左右,这是因为锅炉模型采取了有限速率模型的原因,燃烧反应的速率比实际块,但总体而言模型是合理且准确的。在模型的基础上,评估了空气分级和烟气再循环措施对降低锅炉NO排放的效果,结果表明:空气分级可以降低床层的氧含量,降低床层的燃烧温度以及炉膛的温度,同时通过降低炉膛燃烧区的氧含量,形成还原性气氛,有效抑制了NO的生成,出口NO、NH和HCN的浓度分别为327.3 mg/m,15.9 mg/m和2.22 mg/m,与原始工况相比,NO的出口排放浓度降低了11%。当在二次空气中掺混烟气后,炉膛氧含量进一步降低,膛内的温度也随之降低,且随着烟气掺混量的增加,对床层温度也产生了影响,锅炉NO的排放浓度也随烟气掺混量的增加而减少。当烟气掺混量为10%时,床层和炉膛温度与原始工况相比下降了30K左右,出口NO浓度少了29.8%。当烟气掺混比例达到20%时,与原始工况相比床层和炉膛温度与原始工况相比下降了50K左右,出口NO浓度降低了46%。当烟气掺混比例达到30%时,床层与炉膛温度降低了80K左右,膛内的还原率为52%,出口NO的浓度为151.3mg/m,与原始工况相比降低了58%。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以20%空气分级+30%烟气掺混量的锅炉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