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质能
成型燃料
复合粘结剂
成灰行为
摘要:
生物质能储量丰富,是一种具有替代化石能源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秸秆类农业废弃物是最常见的生物质能原料之一,但是其能量密度较低,导致其运输成本较高,所以压缩成型是其主要的前处理方式之一。但是不同类型生物质的特性差异较大,导致成型燃料的品质参差不齐。而且,现行的生物质成型工艺所需的温度(120-300℃)和压力(40-100 MPa)较高,使得成型能耗高。研究成型工艺参数对成型燃料品质的影响规律,优化成型工艺,降低成本对成型燃料应用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对典型农业废弃物的成型条件进行实验分析,考察了成型条件对成型燃料关键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开发了一种成型粘结剂,进一步降低成型压力和温度,提高了成型燃料品质;最后考察了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及成灰行为。首先选用棉杆和玉米杆为原料,固定成型压力12.5 MPa,对不同的温度(20℃,50℃,80℃)、水分添加量(7.5%,10%,12.5%)、以及粒径(20-40目,40-60目,60-80目)进行详细考察,探讨其对成型燃料跌落强度和松弛密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成型温度越高、粉碎粒径越小,成型燃料的两个性能指标越高。而随添加水分的比例增加时,成型燃料的松弛密数值先提升,后保持不变,但是其跌落强度数值先增加后降低。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棉花秸秆的成型在温度80℃、粒径60-80目、水分添加量10-12.5%的条件下,其跌落强度和松弛密度为最高。制备的成型燃料满足现行的成型燃料(跌落强度行业标准>85%、松弛密度范围0.7-1.2 g/cm)指标要求,而且优化后的成型工艺制备能耗降低明显。但受限于原料本身物性的影响,在温和条件下进一步提升成型燃料的机械强度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考虑制备一种粘结剂,以期解决上述问题。本部分选取石油工业的副产物油泥和高岭土为主要组分制备了一种固体粉末复合粘结剂。油泥含大量的有机成分(环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质等),在压缩成型中可以起到粘结剂的作用,提高成型燃料的机械强度。高岭土的加入可缓解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的结渣沾污问题。但是,由于油泥的粘性极高,不易与粉碎原料混合,从而提出了一种固体粉末复合粘结剂的制备方式,此粘结剂极易与粉碎原料混合。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成型工艺下,随成型燃料添加粘结剂的比例增加,其跌落强度和松弛密度先增加后减少,综合分析,添加的粘结剂成型适宜的比例为5 wt.%。最后,考察了成型燃料的燃烧及成灰行为。结果发现:添加5 wt.%粘结剂的成型燃料,其灰熔融温度明显提高,且其燃烧时长略有增加,最大燃烧速率略有降低,综合燃烧性能无明显变化。与相同燃烧温度下的生物质原料灰分相比,生物质成型燃料灰分中K的含量较高,可能是生物质成型抑制了其燃烧过程中的KCl和KCO的释放;添加粘结剂的成型燃料灰分中的K含量进一步增加,这是因为燃烧过程中高岭土中的Si、Al与生物质中的K结合形成高熔融温度的KAl SiO,从而提高了其灰分的熔融温度。说明复合粘结剂的添加可以抑制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K的释放,从而可以缓解其燃烧结渣沾污和颗粒物释放倾向。所以,本论文通过对生物质成型工艺参数的考察及优化、固体粉末复合粘结剂的制备、成型燃料的燃烧及成灰行为的较详细考察,进一步促进了生物质成型技术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