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壤生态保留量
秸秆能源化
生物质能
秸秆资源
生态潜力
摘要:
秸秆生态还田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秸秆能源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此, 从防止水
土流失、维持土壤有机质和长期作物产量的角度, 提出了土壤生态保留量的概念, 并设计了不同农作物秸秆的3 种生态保留量情景(低情景、中情景和高情景); 综合运用灰色神经网络、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上述因素进行预测, 构建了自下而上的动态评价模型, 对中国各区域可能源化秸秆资源的生态潜力进行评价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发现: ①在低、中、高农作物秸秆生态保留量情景中, 2030 年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总量分别为22 796 万t、13 718 万t 和7 756 万t, 秸秆资源密度分别约为172 t·km2、103 t·km2 和58 t·km2; 在秸秆资源构成方面, 低、中情景均以稻谷、薯类、小麦秸秆为主, 而高情景则以薯类和甘蔗秸秆为主; 3 种情景中, 可能源化秸秆资源均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黑龙江、四川等地。②在低情景中, 仅北京、天津、上海和西藏不能发展直燃发电项目和燃料乙醇项目; 中情景中, 年产5 万t 燃料乙醇项目仅适合规划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 高情景中, 仅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可规划25 MW 直燃发电项目或年产5 万t 的燃料乙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