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卤代碳中心手性
烯烃轴手性
不对称催化
联烯醌中间体
摘要:
手性是指某分子或结构与其镜像不能重合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的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中,都存在有手性现象。手性分子与其对映异构体,虽然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在理化性质以及生物活性方面却可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简单高效地构建手性分子是近年来有机化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构建单个手性中心上,而对于同时含有多个手性结构的分子,其不对称合成研究相对较少,且往往需要通过多步来实现。本文将分为两部分分别介绍多卤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以及多重轴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多卤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卤素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元素,各种卤素广泛分布于许多药物和材料中,并且对其理化性质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构建含卤原子的中心手性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含单个卤原子的中心手性化合物以及1,2-二卤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上。对于多卤代的碳中心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相对较少。在本论文中,我们开发了非手性1,2,3-三卤代和1,2,3,4-四卤代化合物的高非对映选择性合成方法,并通过不对称β消除对其进行动力学拆分,从而得到手性的1,2,3-三卤代以及1,2,3,4-四卤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在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之后,该反应的选择性非常高,S值最高可达50以上,拆分所得产物为γ位卤代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ee值最高可达86%,双键的E/Z比均大于20:1。与此同时,拆分所剩余的手性1,2,3-三卤代或1,2,3,4-四卤代化合物,其ee值最高可>99%。在该项研究中,我们共合成了24个1,2,3-三溴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4个1,2,3-三氯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6个α,β二溴γ氯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1个α溴代β,γ二氯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以及4个1,2,3,4-四溴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同时相关类型手性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培养单晶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确认。此外,我们还对得到的多卤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进行了进一步的合成转化,从而验证了该类型化合物转化为其他类型手性化合物的潜力。对于反应的机理我们通过氘代实验以及高分辨质谱检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该不对称合成方法的建立为多卤代碳中心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多重轴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轴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是近些年有机化合物的热门领域之一。传统的轴手性化合物主要包括联芳基轴手性化合物,目前不对称合成联芳基轴手性化合物的方法已经相当成熟,同时该类型轴手性化合物也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催化剂与配体的设计当中。相对于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的联芳基轴手性化合物,苯乙烯型烯烃轴手性化合物则是一类结构新颖的轴手性化合物。该类型化合物的手性结构发现较晚,合成难度大,相关研究报道很少。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实现了同时含有连续两个/三个手性轴的苯乙烯型烯烃轴手性化合物的高效不对称合成。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中含有邻炔基萘酚骨架的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在手性方酰胺催化剂的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异构化,生成联烯醌(VQM)中间体。该中间体是一类新型的反应中间体,反应活性高,反应位点多。我们向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亲核试剂(苯亚磺酸)以及亲电试剂(NIS),对联烯醌(VQM)中间体进行加成,通过筛选合适的手性催化剂最终以高产率和高立体选择性得到了该类型多重轴手性化合物。在该项研究中,我们共合成了33个含有连续两个手性轴的苯乙烯型烯烃轴手性化合物。通过对底物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利用动力学拆分我们合成10个含有连续三个手性轴的苯乙烯型烯烃轴手性化合物。之后我们还通过培养单晶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些化合物的绝对构型进行了确认。通过各项对照实验,我们对该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该多重轴手性化合物的构建,将为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以及新药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