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轴手性芳基异喹啉
有机催化
不对称酰基化
对映选择性氧化
手性酮催化
绿色环保
摘要:
轴手性分子由于其在催化不对称合成领域中作为配体和催化剂的优异表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轴手性芳基异喹啉作为其中一类核心骨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在多种不对称转化中展现出富有竞争力的对映选择性诱导能力。然而,目前在工业上合成芳基异喹啉类化合物仍比较依赖于1-卤代异喹啉与芳基硼酸的交叉偶联反应。原料来源受限及原子利用率差等因素使得具有芳基异喹啉骨架的催化剂及配体的市售价格均十分昂贵。同时,这类骨架的不对称构建从1993年开始探索至今已发展了多种策略,包括化学拆分,动力学拆分或动态动力学转化以及不对称环化等。但是其中大部分报道都需要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与手性配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轴手性芳基异喹啉化合物在催化不对称合成中的进一步应用开发。因此,从更为廉价易得的原料出发,借助更为绿色环保的有机催化平台,开发更多经济、实用、高效的策略来不对称构建轴手性芳基异喹啉骨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以此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对QUINOL(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ol)骨架上官能团的多样式不对称转化,借助(动态)动力学拆分策略实现了轴手性芳基异喹啉骨架的催化不对称构建,获得了一系列具有应用前景的配体和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首先,从价格低廉的异喹啉和2-萘酚底物出发在无金属催化下通过偶联后氧化快速合成了QUINOL氮氧化物。利用骨架上的酚羟基,以肉桂醛为酰基化试剂,借助手性氮杂卡宾(NHC,N-heterocyclic carbene)催化,实现了QUINOL氮氧化物的动力学拆分,以高达99%的ee值回收轴手性QUINOL氮氧化物。产物能够进一步转化为QUINAP(1-(2-(diphenylphosphanyl)naphthalen-1-yl)isoquinoline)且对映体纯度得到很好的保持。此外,通过对肉桂醛当量的调整,能以大于40%的收率及高达93%的ee值获得QUINOL氮氧酰基化产物。对比之前的工作,该策略不需要在底物上预置官能团,能直接利用QUINOL氮氧化物自身的结构进行转化,为轴手性芳基异喹啉氮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绿色环保的有机合成策略。
其次,利用芳基异喹啉骨架的异喹啉部分,通过轴手性酮对氮原子的选择性催化不对称氧化反应实现了QUINAPO((1-(isoquinolin-1-yl)naphthalen-2-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类化合物的动力学拆分。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最高能以50%的收率,95%的ee值回收轴手性QUINAPO类化合物,以及最高51%的收率,93%的ee值合成轴手性QUINAPO N-氧化物产物。经过还原能获得两种构型的轴手性QUINAP且对映选择性保持。同时,轴手性QUINAPO N-氧化物作为路易斯碱催化剂在多种不对称转化中表现出良好的对映选择性控制能力。该手性酮催化氧化模式同样可以用于QUINOL类化合物的动力学拆分以及芳基吡啶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转化。通过有机催化的方式,在避免过渡金属使用的同时为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轴手性QUINAP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最后,手性酮催化不对称氧化被成功应用于构筑轴手性联异喹啉氮氧化合物。在已有报道中,该类骨架的手性来源仅依赖于与[1,1'-binaphthalene]-2,2'-diol(BINOL)共结晶拆分,结构类型较为单一且主要为3,3’-位含有不同芳基取代的C2对称结构。而通过手性酮参与的1,1’-联异喹啉的催化不对称氧化可同时合成C2对称及非C2对称两种类型轴手性联异喹啉氮氧化合物,为该类骨架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催化不对称的策略并丰富了催化剂结构类型。以上三种方式均是在更为绿色环保的有机催化的策略下进行的,同时反应的产率以及对映选择性控制均有了一定提升,为进一步的应用于工程化生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