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他列汀
手性醇
铜绿假单胞菌
全细胞催化
工艺优化
摘要:
手性醇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砌块,其制备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生物法不对称还原潜手性酮制备手性醇是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技术的研究热点。(S)-3-羟基-1-[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并[4,3-a]吡嗪-7-(8H)-基]-4-(2,4,5-三氟苯基)丁-1-酮((S)-HTPP)是合成II型糖尿病治疗药—西他列汀的关键手性中间体。本研究拟开发其高效的生物催化绿色合成路线,并就优良生物催化剂筛选、产酶条件和转化工艺等关键调控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以西他列汀前体酮(2Z)-4-氧代-4-[3-(三氟甲基)-5,6-二氢-[1,2,4]三唑并[4,3-a]吡嗪-7-(8H)-基]-1-(2,4,5-三氟苯基)丁-2-酮(OTPP)为底物,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微生物YHB3-10,可高选择性催化OTPP不对称还原合成西他列汀手性中间体(S)-HTPP(ee>99%)。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该菌种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是其在生物不对称还原制备(S)-HTPP应用研究中的首次报道。其次,结合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实验进行产酶条件优化,获得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YHB3-10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麦芽糖30.45 g/L,蛋白胨17.31 g/L,NaCl 0.98 g/L,发酵初始pH 7.5,装液量90 mL/250 mL摇瓶,接种量8%(v/v),于30°C、200rpm下培养28 h。在最佳产酶条件下,菌体生物量和酶活较优化前的0.14 U/gcell、1.36 g/L分别提高至0.35 U/gcell、2.65 g/L,ee值均保持在99%以上。随后,系统考察水相介质中Pseudomonas aeruginosa YHB3-10全细胞催化OTPP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H 7.5、0.1 M的缓冲溶液中,112 g/L的菌体量(干重),6%(w/v)甘油作辅助底物,40°C,4 g/L底物反应24 h后,产率达91.49%,ee值大于99%。最后,考察7种有机溶剂和15种离子液体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 YHB3-10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介质对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基本无影响(ee>99%),而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离子液体氯化胆碱/甘氨酸均可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相比水相介质中的反应(9 g/L,24 h,产率57.41%),当添加5%(v/v)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时,反应产率达75.61%,显著提高31.7%;当添加0.5%(w/v)氯化胆碱/甘氨酸时,反应产率达70.11%,提高了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