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芳烃偶联
串联反应
不对称催化
有机小分子
二茂铁配体
离子液体
摘要:
联芳基轴是许多化合物结构的基本元素,合成联芳基类化合物是不对称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Csp2和Csp3键的直接C–H活化开启了多种合成途径的大门,其中包括C–C键的合成。研究芳烃的不对称偶联反应,不仅可以优化该类反应方法,而且能够启发对其他反应路线的研究。本文以设计新的合成方法,制备新型联苯化合物与手性配体,探讨反应机理为出发点,合成了一系列联苯衍生物,研究了有机小分子催化合成含手性结构的联苯化合物的路线,合成了新型含有离子片段的手性噁唑啉二茂铁配体,应用于钌催化芳基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研究了催化剂的可回收性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钯催化降冰片烯参与的芳基苯酚类化合物合成路线的研究发展了钯催化连串反应的方法。在钯和降冰片烯联合催化下,碘芳烃与溴苯酚反应,通过C–H活化与降冰片烯或降冰片二烯形成钯环。反应根据底物的不同、各组分用量的不同,得到不同的产物,即反应的路线具有竞争性:邻位取代的碘苯与邻溴苯酚反应,中间体能够在降冰片烯离去后环化,也能够形成含有降冰片烯基或降冰片二烯基的芳基苯酚(产物结构经单晶确认),还能够形成乙烯基芳基苯酚。根据反应条件的改变,还原消除步骤能够优先生成不同的产物,进而分析了反应的机理。(2)钯/降冰片烯催化合成邻联芳基醛与联苯并吡喃衍生物的研究钯、降冰片烯和碱三组分催化剂联合催化邻碘代芳烃与邻溴苄醇衍生物反应,反应的终止步骤不可逆,生成C–C或C–O键,制备出邻联芳基醛、联芳基酮和6H-联苯并吡喃衍生物。探讨了反应机理:包括氢从苄基迁移到芳香碳的分子内氧化–还原过程,生成邻联芳基醛和酮,而通过C–O偶联生成联苯并吡喃衍生物。该反应是一种新型的“一锅法”反应,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最高达99%)。(3)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合成手性联苯并吡喃反应中的应用联苯并吡喃骨架的手性合成对于其药效与生物活性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金属与有机小分子催化及联合催化的概念得到了发展。使用金鸡纳碱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应用于钯和降冰片烯催化构建联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反应中,获得了含手性取代基的联苯并吡喃衍生物,ee值(对映体过量值)高达99%。(4)可回收含离子官能团二茂铁配体的设计、合成与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设计合成了几种新型的含季铵盐平面手性二茂铁噁唑啉-膦配体,应用于芳基酮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通过单晶的制备进一步确认了配体的结构,对于研究配体的作用机制与回收性能具有参考价值。配体中的N、P与金属Ru配位,手性诱导H2加成到底物前手性芳基酮的C=O双键上,形成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芳基醇化合物。配体催化活性高,对于大多数底物,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产率,ee值最高达99.7%。此类催化剂与不含离子片段的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得到更高的产率与对映选择性。催化剂的分离回收方便,且回收过程中能够保持高的活性和选择性。(5)铜-二茂铁体系不对称催化合成新型二聚2-亚氨基苯并吡喃衍生物的研究合成了新型的苯并吡喃亚胺二聚物。使用铜(II)盐和硅氧烷取代的二茂铁噁唑啉-膦(FOXAP)配体共同催化合成新型的手性苯并吡喃二聚物衍生物,产率与对映选择性均很高。这是首次报道的铜/硅氧烷取代的FOXAP络合物催化2-((3-氰基-2H-苯并吡喃-2-亚)氨基)乙酸酯的自身Michael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