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扩展卟啉
手性光学性质
不对称合成
手性识别
摘要: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手性科学研究中,手性光学性质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探索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而且对不对称催化、手性医药、手性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与当前手性光学领域普遍采用的有机小分子、液晶和聚合物等体系相比,扩展卟啉由于具有更大的共轭结构,常常具有扭曲的“8”字型螺旋构象和近红外吸收性能,由此成为研究手性光学性质的理想平台。然而,当前人们获取光学纯扩展卟啉主要通过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来对外消旋体进行拆分,该方法耗时、成本高、无法规模化制备。另一方面,传统的扩展卟啉结构较柔顺,在室温下容易发生外消旋化,由此严重制约了扩展卟啉的手性光学性质研究。围绕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金属配位络合对扩展卟啉构象的固定以及手性配体诱导的不对称合成策略,系统研究了1,4-亚苯基掺杂的扩展卟啉配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及其手性光学性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手性光学性质,如CD(圆二色性)、CPL(圆偏振发光)和g值(不对称因子)等相关背景知识,以及当前扩展卟啉的不对称合成、手性拆分、手性光学性质和手性识别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基于实验室先前合成的1,4-亚苯基掺杂的“8”字形扩展卟啉1a,本论文通过金属钯的配位,成功实现了对其构象的固定及双钯络合物1a-Pd2的手性拆分。研究发现,扩展卟啉构象的固定不仅源于二价钯盐和吡咯氮原子间的配位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发生1,4-亚苯基上C-H键的活化,生成更加稳定的Pd-C共价键。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通过手性双膦配体(DIOP)的不对称诱导,以中等产率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实现了双钯络合物1a-Pd2的不对称合成。手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1a-Pd2的吸收不对称因子|gabs|在近红外I区(782 nm)处可达0.023。第三部分:在没有过渡金属的参与下,扩展卟啉1a构象灵活、无法实现对映体的分离和手性光学性质研究,能否通过meso-位的芳基化修饰对其结构进行刚化?为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出1a的结构类似物1b。令人遗憾的是,meso-位芳基修饰后其构象由原来的“8”字形转变为扭曲的平行四边形,不具备手性特征。第四部分:为丰富和发展扩展卟啉的手性光学性质研究,除过渡金属钯以外,本论文进一步通过Rh I的配位,实现了另一类1,4-亚苯基掺杂扩展卟啉2a的手性光学性质研究。研究发现,2a的构象具有明显的溶剂效应,在极性溶剂(如二氯甲烷和甲醇)中可发生缓慢的外消旋化;Rh I配位后其构象得以固定,加热到100℃也不会发生外消旋化;其|gabs|最大值为0.018(613 nm)。此外,在应用方面,考虑到扩展卟啉体系在可见-近红外光区较强的手性光学响应,本论文还基于2a与部分具有重要生物活性手性羧酸的分子识别作用,发展出手性羧酸绝对构型和对映体过量(ee值)进行快速测定的光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