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胫骨骨折
中央部位
骨愈合
胫骨内侧
外固定器
外固定架
弯曲载荷
连接杆
摘要:
目的监测胫骨骨折愈合期间外固定器-胫骨系统的应力传递变化和应力敏感点的位置变化,以及系统的位移情况。方法在本研究中建立了不同愈合阶段的胫骨骨折有限元模型。模拟轴向、扭转和弯曲载荷下的生理条件,以评估正常生理载荷条件下外固定架-胫骨系统内的应力和应变。结果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外固定架与胫骨之间的应力分布发生了变化。在骨折愈合早期,外固定器在所有3种载荷条件下作为主要承重单元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骨折愈合,胫骨应力逐渐增加,轴向和扭转载荷下应力集中在胫骨内侧,弯曲载荷下则集中在胫骨的上下端以及前后中央部位。愈合过程中,骨痂处的应力逐渐增加,微动减少。外固定架内的应力逐渐减少,连接杆有将应力向螺钉转移的趋势。在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外固定器内的最大应力位置保持不变。在轴向和扭转载荷下,最大应力点位于顶端螺钉与骨皮质的交界处,而在弯曲载荷下,最大应力点位于第3颗螺钉与连接杆的交界处。结论在骨愈合过程中,外固定架和骨骼之间存在应力传递。随着骨愈合的进行,外固定架连接杆和螺钉上的应力逐渐减小,应力变化幅度减小。当完全且牢固的融合实现后,应力变化稳定,外固定架上的最大应力点保持不变。这为后续研究骨愈合过程以及在外固定架上放置传感器以监测应力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