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新污染物
抗生素
含量水平
处理工艺
去除效应
摘要: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中抗生素普遍存在,且种类繁多,然而当前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抗生素去除效果的研究相对有限,不同处理工艺的效果有所差异,这使得系统分析和评估各种处理工艺的实际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中抗生素检出的种类、浓度水平特征及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中主要抗生素种类包括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及β-内酰胺类,含量水平在ng/L~μg/L,但不同地区农村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和波动特征,去除效果因抗生素种类而异,出水中抗生素浓度普遍在ng/L级别,其中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在抗生素去除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达到73.0%~90.8%,平均去除率为85.0%,该工艺对磺胺类抗生素(甲氧苄啶除外)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去除效果较好,而对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弱;人工湿地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去除率波动较大,为19.7%~98.5%,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去除率较高,土壤渗滤系统对抗生素去除率介于50.0%~75.0%,2种处理工艺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方面具有优势,但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较差。研究揭示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常见抗生素方面的潜力和局限,为未来优化处理工艺、提高抗生素去除率、保护水环境质量和公共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