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3D打印截骨导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内植物
膝骨关节炎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合并股骨内植物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2023年10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5例KO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合并股骨内植物,采用数字化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治疗(导板组);29例采用常规TKA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Kellgren-Lawrence分级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末次随访时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髋-膝-踝角等影像学指标。结果导板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切口开裂出血及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各1例,予以对症治疗后痊愈。两组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膝关节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25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术后随时间延长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术后1周及3个月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力线均得到明显矫正,末次随访时导板组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髋-膝-踝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治疗合并股骨内植物的KOA患者,能够简化手术步骤,避免常规截骨导板因股骨存在内植物而无法行髓内定位的缺点,减少手术创伤,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截骨,有效恢复下肢力线及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