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切削机器人
复合铣削加工
机器人动力学
表面粗糙度
摘要:
近几年,电弧增材制造取得了十足发展,在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均有了大量的应用,随着国内外制造业的发展,对增材制造的零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仅依靠电弧增材一种工艺难以确保成形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本文针对电弧增材制造成形件外表面存在的缺陷层,利用铣削机器人对其进行切削去除,以提高零件表面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增材制造零件表面存在的缺陷,确定了零件的加工要求,制定了缺陷层去除的加工方案,根据现有的切削加工设备,选择切削刀具和刀柄,建立机器人铣削加工系统,初步确定了加工工艺参数的范围。(2)为了获取机器人铣削加工路径,采用离线编程的方式,针对加工要求编写RAPID程序,通过轨迹仿真、关节轴配置以及碰撞检测之后确保程序的可行性,得到面向不同刀具的多种铣削加工路径,将RAPID程序导入机器人控制器后能够用于铣削加工。(3)为了使机器人在铣削过程中处于最优工作状态以提高铣削加工效率,建立铣削力模型并进行了铣削功率的校核,求解不同铣削力作用在机器人末端的力和力矩,利用牛顿-欧拉方程建立了铣削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运用逆动力学反向求解了不同路径下机器人关节力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对机器人关节力矩影响最小的铣削加工路径,最后,为避免在铣削过程中发生共振现象,对铣削机器人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机器人的固有频率。(4)以获取在不同的加工路径下的机器人铣削最优工艺参数为目的,针对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四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零件表面质量的综合影响,从而确定在不同加工路径下,使用不同的刀具对缺陷层去除之后零件表面质量最佳的铣削工艺参数组合。通过本文工作,确定了使用铣削机器人对增材制造零件表面缺陷层去除的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对提高增材制造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