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功率
全固态激光器
脉冲
非线性频率转换
相位匹配
摘要:
高功率全固态脉冲激光器因其具有结构紧凑、光束质量高、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工业加工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其中,1064 nm近红外激光器多用于钢板、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硬质金属材料的切割、清洗、焊接以及表面处理;532 nm绿光则可对塑料、玻璃、陶瓷等材料进行标记和刻印;尤其是355 nm紫外以及266 nm深紫外激光器,由于其具有波长短、单光子能量高且分辨率高的特点,已被广泛用于精密材料原件的微加工、打标以及光刻等工艺流程。在材料加工时,激光波长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材料特性,为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开展了高功率全固态多波长脉冲激光器的研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一、设计了一台高光束质量、高峰值功率且稳定运转的全固态腔倒空Nd:YVO4近红外脉冲激光器,并通过腔外二倍频将激光发射波长进一步扩展至532 nm波段。谐振腔采用平凸腔结构,为有效减缓Nd:YVO4增益晶体的量子亏损热效应,选用中心波长为888 nm的LD作为其泵浦源。通过优化泵浦激光与谐振腔的模式匹配以及谐振腔的腔长参数,当泵浦光功率为65 W时,1064 nm激光的输出功率可达26 W,其重复频率为20 k Hz,单脉冲宽度为5.2 ns;然后利用Ⅰ类非临界相位匹配的LBO晶体作为二倍频晶体,通过扫描LBO晶体温度实现精确的相位匹配后,获得了最高功率为16 W的532 nm脉冲激光,红外到绿光的转换效率可达61.5%。
二、基于已经获得的高峰值功率1064 nm以及532 nm纳秒脉冲激光,通过腔外三倍频,研制了一台全固态355 nm紫外脉冲激光器。为了补偿三倍频过程中绿光的走离效应,从而提高倍频转换效率,选取带有17°楔角且为Ⅱ类临界相位匹配的LBO晶体作为三倍频晶体,最终获得最高功率为9 W的355 nm脉冲激光。
三、基于输出功率为16 W的全固态532 nm脉冲激光器,利用四倍频BBO晶体进一步研制了一台全固态266 nm深紫外脉冲激光器。在深紫外激光产生过程中,BBO晶体内部严重的非线性吸收带来的热效应会破坏其相位匹配条件,进而制约其功率的提升。为此,我们首先对四倍频过程中不同匹配温度下的晶体内部温升情况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证明提高晶体匹配温度可以在减小晶体非线性吸收系数以及色心密度的基础上,降低晶体内部产热量从而改善深紫外激光功率输出;其次深入研究了四倍频过程中绿光束腰尺寸以及晶体参数对深紫外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适当增大注入532 nm激光的束腰尺寸并且采用横截面更小的晶体,可以在有效降低晶体内部热效应的同时,直接缓解相位失配导致的输出功率饱和现象,最终利用尺寸为3×3×7 mm3的BBO晶体,并将其匹配温度提升到150℃,注入绿光的束腰半径放大为400μm,得到了输出功率为4.13 W的266 nm深紫外脉冲激光器,绿光到紫外转换效率可达25.8%。
在原实验光路的基础上,制备了可同时输出1064/532/355/266 nm四个波长激光的小型化全固态脉冲激光器样机,装配调试完毕后激光输出各项指标良好,输出的四个波长的激光最高功率分别可以达到22.3 W、13.6 W、7.9 W以及2.6 W,尤其是,在12小时内功率稳定性均优于1.0%(RMS)。该多波长激光器目前已应用于材料改性、材料转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经用户使用,效果良好、运转稳定并且操作简单,已经具备了实用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