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风力发电
市场化
竞价上网
摘要:
2021年起国家取消新核准的陆上风电补贴,全面实现风电平价上网、风电竞价上网已是大势所趋,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风力发电市场化为导向,并以法律制度作为保障。首先,指出风力发电市场化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背后的原因以及风力发电市场化法律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放松管制,引入竞争”这一基础理论的引领下,经过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从我国反垄断法、民法典、可再生能源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制度适用与完善的角度,就如何以法制促进风力发电市场化提出若干建议。本文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应当在哪些方面对风力发电市场化法律制度加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以及权利基础之上?为相关法律制度构建提供指引的原则是什么?如何通过我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实施细则、具体办法的完善来规制风力发电市场领域的行政垄断、国有资本垄断?如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促使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平等地参与风力发电市场化竞争?如何完善风力发电市场准入制度?如何明晰风力发电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为竞价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如何以税收法律制度的适用与完善促进风力发电市场化?政府对风力发电市场的监督管理行为离不开法律的约束,而如何对相关法律规则加以完善与适用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等法律边界亟需得以拓展才能有助于为进一步建设风力发电市场以及市场化改革预留空间。也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控系统、电控软件等关键性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护,这将有助于激励风力发电企业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领域,从而有助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作用得以发挥,使得风电竞价上网机制早日形成,促进风力发电市场化。除此之外,伴随风力发电市场的逐步开放、风电竞价上网机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各类争议与合同纠纷也将接踵而至,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为解决合同争议的途径及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可见,研究如何通过完善与适用相关法律规则来规范风力发电市场化交易所涉及的交易类型、权利义务、市场交易规则等方面对于促进风力发电市场化意义重大。其中,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早日全面实现风电平价上网、风电竞价上网,是风力发电市场化法律制度构建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而风电技术进步率的高低,风力发电企业投身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高效利用将能够成为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强度。而倘若竞争法律制度实施绩效较高,则能有助于促进风力发电技术进步率、风力发电市场效率提升,反之,则会抑制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从而不利于市场高效率的实现。以风力发电市场化法律制度研究为选题,主要考量基点在于:其一,近几年,我国风力发电产业迅速发展,风机装载量位居全球同行业前列,也带动了我国风力发电市场的迅猛发展。其二,风电“十四五”规划展望,2021年以后全面取消风电上网电价补贴、全面实现风电平价上网已然是大势所趋,仅仅依托于产业政策的扶持难以维系风力发电市场的长期发展,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与运用将逐步成为促进风电入网、风电消纳、风力发电市场化的重要法律选项,也将为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其三,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可再生能源法、民法典合同编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成为了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的掣肘,这有待理论层面的进一步探讨。作为新兴行业,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我国目前风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的同时,造就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风力发电企业,这也为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当下,风力发电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风力发电成本的下降,也使得风电逐步拥有了和传统化石能源相竞争的成本优势,竞价上网已指日可待。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风力发电产业必将成为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优质的风力发电项目也将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目标。然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行政垄断与国有资本垄断也挤占了民营风力发电企业的生存空间,国网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逆转,资源优势的路径依赖也阻碍了风力发电企业的技术创新,这是风力发电市场化改革的痼疾,亟需适用与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实施细则、具体办法来促进风力发电市场化。依据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国家能源局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我国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建设运营,民间资本的投资范围将进一步得以拓宽,凡是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项目,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以外,均向民间资本开放,相关法律制度设计也为风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