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七
烤制
蒸制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
摘要:
目的建立生三七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与烤制三七、蒸制三七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三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三七炮制质量评价与质量标志物(Q-Markers)识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建立不同炮制方法下的指纹图谱;通过热图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10个主要成分进行定量测定,阐明炮制前后差异成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法快速预测熟三七中的化合物,对主要色谱峰进行鉴定,分析裂解规律。结果建立三七不同炮制时间、方法的叠加指纹图谱,共匹配13个主要色谱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10个色谱峰。烤制230℃、6 h时,新生成的皂苷较蒸制转化率高且含量最大,进而把该烤制条件作为最佳的炮制方法。HCA将不同条件下炮制的三七分为2类,PCA可以明显区分不同炮制方法及时间的三七,OPLS-DA的VIP值确定了人参皂苷Rk1、Rg5、Rk3、Rh4、Rb1、Rd这6个Q-Markers,采用UPLC-Q-TOF-MS/MS对熟三七中化合物进行预测,对其主要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推测新生成皂苷可能的裂解规律。已有文献报道人参皂苷Rk3、Rh4均具有补血的作用,验证三七“生打熟补”的传统应用,说明建立的烤制方法具备科学依据。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UPLC-Q-TOF-MS/MS定性分析结果指出,与传统蒸制相比,烤制法可使三七中“熟补”的化学成分转化率高;对三七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