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故障诊断
模糊PID
电机损耗
模式识别
Smith预估
温度场计算
摘要: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电动机市场对高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的永磁同步电机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此,课题组提出了新型的摆线结构永磁同步电机。该电动机借鉴了永磁电机与摆线液压马达等机构的结构特性,较同条件的永磁同步电机,其输出扭矩提高了168%,输出功率提高了168%,输出转速降低至八分之一。针对这种结构的电动机,本文从电机发热是否影响磁路安全的角度,仿真计算其温度场分布;从电机过热保护的角度,提出一种包含故障诊断功能的过热保护温度控制策略,理论验证此温度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针对本电机的定转子摆线配合的行星运动难以适配主流电磁分析软件的问题,基于铁耗分离模型,在电机静态仿真的基础上理论计算了不同交变频率下的定子铁芯损耗。在Transient Structural中设计了辅助零件,通过设置其运动副参数,巧妙地完成符合行星运动的动态仿真,进而求得电机支撑层在不同转速下的机械摩擦损耗。损耗的计算结果显示,电动机温度场主要热源为定子、电机支撑层结构、绕组,其具体数值为温度场仿真奠定了基础。
针对电机直接进行动态温度场仿真引入复杂的流体力学计算的问题,本文将电机静态化处理。Fluent中温度场仿真结果显示在上限安全电流3A,环境温度300K的情况下,设计转速下的转子及永磁体低于永磁体的最大工作温度,电机磁路安全。定子绕组是温升最严重的部位,确定定子绕组作为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
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反馈通常存在一定滞后,这将大大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对电机传热路线的分析,理论建立电机绕组温升的基本模型,开展电机温升的阶跃响应实验,分析阶跃响应曲线的关键节点,明确该模型参数数值,基于该模型实现了Smith预估器。该预估器应用在PID控制系统上,将振荡次数减少至2次,超调量减至9.8%,克服了温度控制系统的时滞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为了避免对电机的破拆,设计了模拟电机缺相、短路、堵转等故障的方法,在故障模拟实验中获取了模拟故障的电机三相温度数据。使用此样本训练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块,发现交叉熵损失达到7.5e-7,误差直方图的数据分布集中,验证了样本数据的实用性。
搭建支持PID参数手动调节的温度控制软硬件平台,通过调试PID参数,确定模糊参数规则表。经仿真验证,模糊PID控制器的超调量为1.5%,稳态误差为0℃,抗干扰能力也强于普通PID控制器,通过该平台测定的模糊PID参数数据库提升了PID控制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