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蜜枇杷叶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主成分分析
新绿原酸
绿原酸
隐绿原酸
金丝桃苷
摘要: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不同产地蜜枇杷叶的质量,优选出蜜枇杷叶的最佳产地。方法:采用Acclaim^(TM)120A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进行检测,流动相为0.2%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5%B;5~6 min,5%B→10%B;6~20 min,10%B;20~50 min,10%B→25%B;50~60 min,25%B),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30批不同产地蜜枇杷叶的指纹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对不同产地蜜枇杷叶进行综合分析,对不同产地蜜枇杷叶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及综合评分,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出不同产地蜜枇杷叶的差异标志物,根据综合评分优选出蜜枇杷叶的产地。结果:建立了30批蜜枇杷叶的指纹图谱,标定出12个共有峰,根据对照品指认出4个色谱峰,确定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金丝桃苷;CA将30批蜜枇杷叶样品分为6类;经PCA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315%;根据OPLS-DA筛选得到6个差异标志物,其中2个确定为金丝桃苷、绿原酸;根据综合评分筛选出蜜枇杷叶的较优产地为四川、广西、广东、陕西。结论: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过程中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方法可全面综合评价蜜枇杷叶质量,此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蜜枇杷叶的产地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