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芍
种质资源
质量标志物
HPLC
指纹图谱
没食子酸
氧化芍药苷
儿茶素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没食子酰芍药苷
PGG
苯甲酰芍药苷
化学模式识别
摘要: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为指标,评价不同种质白芍Paeoniae lactiflora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m L/min,检测波长230 nm;绘制40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种质的白芍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从质量传递与溯源,植物亲缘性及化学成分的特有性、有效性及可测性等方面对白芍Q-Marker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推测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儿茶素、没食子酰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没食子酸可作为白芍的Q-Marker。以40批白芍HPLC指纹图谱标定白芍的Q-Marker,相似度在0.892~1.000;聚类分析初步区分出了不同种质的白芍,四川中江、浙江杭州和河北安国的白芍样品质量较为相近;PCA和OPLS-DA结果显示,筛选出的Q-Marker可作为不同种质白芍的特征化学成分;对Q-Marker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种质样品间差异较大;TOPSIS分析结果表明山西运城的白芍质量排名最高,人工培育的杂花白芍质量排名最低。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以白芍Q-Marker为评价指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白芍的质量,可以为白芍优质种质资源的选育和育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