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耕整机
犁翻
立旋
绞龙
液压系统
EDEM
摘要:
稻麦轮作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然而在这种植模式下,常年的干湿交替、淹水以及长期的旋耕和免耕导致土壤硬化、板结、孔隙率低、耕层较浅等问题日趋严重,遏制了稻麦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犁耕可以打破土壤犁底层,将秸秆深埋犁底层,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变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提升农作物产量。然而犁耕作业后容易导致土垈较大、作业后犁沟和土垡横向移位引起土壤平整度较差、土壤与秸秆混合不充分和秸秆空间分布不均匀等问题,需要后续旋耕或耙进一步整地后才能达到播种整地要求,增加了田间作业工序和成本,影响了稻麦生产效率和效益。
为改善土壤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铧式犁翻耕、立式旋耕碎土、横向绞龙输土”的耕整地方案,设计研制出一种犁翻旋耕平整一体机,能够一次作业,完成犁翻、立旋、土壤复位、平地等功能。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模拟和性能试验对耕整机进行设计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为了耕整机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提供田间作业条件依据,并为建立离散元耕作模型提供数据支撑,在典型稻麦轮作区进行了土壤物理机械特性检测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为粘重型;土壤耕作层的平均厚度13.00 cm及犁底层平均厚度17.40 cm;土壤含水率为21.74%~22.13%;土壤容重为1.37~1.58 g·cm-3;土壤平均坚实度为17.80~1100.00 k Pa。对土壤抗剪切特性和坚实度的力学特性随土壤深度变化曲线分析表明:13.00 cm左右土壤具有明显地分层特性。
(2)为了确定耕整机的总体方案,明确整地作业目标以及各个耕作部件作业顺序,确定耕整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液压传动系统方案,并利用三维软件Solid Works建立三维参数化模型,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关键部件进行整机装配,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完成了整机设计方案的验证。
(3)开展耕整机的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主要包括:确定了犁耕机构的设计与参数分析:犁体数选配为4,犁耕机构的总幅宽为140 cm,犁体安装依次与前进方向偏执配置角为25°5′,犁体纵向间距与犁体幅宽之比为2.1,犁体纵向间距为75 cm;确定了碎土旋耕部件设计与参数分析:旋耕刀选用弧线形侧刀,刀刃最大滑切角为41°15′,刀片回转半径为150 mm,在旋耕轴上呈现螺旋线排列;确定了犁-立旋碎土机构空间位置配置与参数分析:分析立旋刀轴与犁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影响,明确了立旋刀轴中心与犁体中心的纵向距离为200 mm,立旋刀轴中心与犁体中心的横向距离为430 mm;建立了铧式犁翻垡与立旋旋耕刀撞击抛土运动学模型,得出向后抛土的临界条件,确定机具的前进速度为0.5~1.5 m/s,立式旋耕刀转速为400~600 r/min;确定横向绞龙输土设计:输送绞龙的螺旋叶片直径为320 mm,输送能力为26 t/h,螺距为0.24 m,螺旋轴的直径为76 mm,绞龙最大临界转速为70.71 r/min;完成液压立旋驱动系统与液压绞龙驱动系统的设计,对液压元件进行计算与选型,完成液压驱动系统的搭建与组装。
(4)为了确定耕整机的最优运行参数,提高耕整机作业效果。运用离散元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试验,以机具前进速度、立式旋耕刀转速为试验因素,选取土壤碎土率、地表平整度、秸秆覆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Central-Composite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为1.00 m/s,立式旋耕刀转速为571.77 r/min,此时理论地表平整度为16.51 mm、土壤碎土率为88.74%,秸秆覆盖率为92.94%,验证试验表明:地表平整度均值为16.88 mm、土壤碎土效率均值为87.34%,秸秆覆盖率为91.78%,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
(5)为了验证耕整机结构参数与运行参数优化后的合理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平均作业速度为1.00 m/s,立式旋耕刀转速为572.00 r/min,绞龙转速为70.00 r/min时,地表平整度17.56 mm,土壤碎土率85.37%,秸秆覆盖率87.78%,平均耕深200.10 mm,耕深稳定性系数88.69%,平均耕宽1.38 m,耕宽稳定系数为98.09%,整机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