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飞秒激光
AZ31镁合金
数值模拟
摘要:
飞秒激光具有高功率、高精确度、热影响区小等优点,可直接去除表面材料,实现微纳加工,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生物等材料表面加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在多脉冲飞秒激光的作用下,材料内部可能产生热积累和温升,导致发生相变、氧化、甚至熔化。因此如何优化飞秒加工参数,控制热积累和温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飞秒激光加工材料表面的热积累效应进行了论述,并且应用有限差分法,利用MATLAB软件对飞秒激光加工AZ31镁合金表面的热积累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不同的扫描速度、激光重复频率、光斑直径、激光能量对加工过程热积累效应的影响,优化激光工艺参数。并且通过对不锈钢加工过程的模拟,与其他的模型进行了对比。考虑与材料相关的热传导系数和热容,利用中心差分法分别模拟了AZ31镁合金在扫描速度为1 m/s、2 m/s、3 m/s、4 m/s下的表面热积累和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扫描速度的提高会使热积累温度会有所降低,在扫描速度为1~3 m/s时,AZ31镁合金表面的热积累温度并没有稳定,当扫描速度为4 m/s时,AZ31镁合金表面的热积累温度在经过10个脉冲的作用后会趋于平衡。扫描速度主要是通过改变光斑重叠率影响加工过程的热积累;此外,分别模拟了AZ31镁合金在激光重复频率为100 kHz、500 kHz、1 MHz、2 MHz下的表面热积累和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激光重复频率的提高使表面热积累温度升高,并且对热积累效应的影响非常大。激光重复频率可以影响光斑重叠率和热传递的时间这两个因素,从而影响加工过程的热积累;对减小光斑直径和提高激光能量这两种提高激光能量密度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减小光斑直径所产生的热积累效应较弱;最后对不锈钢钢的飞秒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并与其他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模型可以有效的预计飞秒激光加工中的热积累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