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气膜孔
纳秒激光
液体辅助
IN718合金
SiC/SiC复合材料
摘要:
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它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承受着高温高压燃气的冲击。镍基高温合金和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涡轮叶片制造材料,在涡轮叶片上加工气膜孔实现气膜冷却。传统的加工技术在加工气膜孔时存在困难,无法实现高精度气膜孔的加工要求。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可以解决精密微纳加工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尝试采用激光加工技术,探索激光加工气膜孔的工艺,旨在提高涡轮叶片气膜孔的加工质量。本论文针对涡轮叶片气膜孔开展以IN718镍基高温合金和SiC/Si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激光加工技术作为加工手段,进行气膜孔加工。首先,分析了目前的气膜孔加工技术,并对激光加工技术和液体辅助激光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激光去除材料的作用机理和激光击穿液体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激光在液体中的传输特性和聚焦特性、激光击穿液体对物质产生的冲击作用和空化作用及化学液对物质的腐蚀作用。进一步介绍了液体辅助激光加工的试验设备和试验原理。其次,针对IN718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液体辅助纳秒激光加工微孔的试验研究。在空气中探究了同心圆填充、弓字填充和直线填充对加工方形孔、梯形孔和椭圆形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直线填充方式加工的微孔直径最小。将直线填充方式应用于圆形孔加工,发现随激光功率的增大孔直径增大,当激光功率在100W时,微孔的锥度为4.66°~5.26°。在水溶液中探究了离焦量和液层厚度对微孔加工的影响,得到最佳加工参数:离焦量为-100μm,液层厚度为1mm,并验证了溶液的冷却作用和冲击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熔融物的堆积。在化学液中探究了扫描速度和扫描次数对微孔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液的腐蚀作用加速了孔内熔融物质和残渣的溶解。当离焦量为-100μm,液层厚度为1mm,扫描速度为30mm/s,扫描次数为100次时,激光在水中微孔的锥度为3.95°~4.8°,入口圆度可达97%;激光在化学液中微孔的锥度为3.55°~4.29°,入口圆度可达97.7%。综上,液体辅助纳秒激光加工可以得到无重铸层,孔壁相对光滑的微孔,提高了微孔的质量。最后,针对Si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液体辅助纳秒激光加工微孔的试验研究。在静态水溶液辅助纳秒激光多脉冲叩击打孔时,计算了材料的损伤阈值,研究了激光功率和脉冲数对孔烧蚀的影响,并与纳秒激光在空气中加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激光在水中加工Si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阈值小于空气中,激光在水中的烧蚀效率更高。在静态水溶液辅助纳秒激光环切加工时,研究了液层厚度和激光功率对微孔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层厚度为0.5mm,激光功率为120W时,微孔的锥度为3.72°~4.47°;纳秒激光在空气中加工SiC/SiC复合材料时,复合材料发生燃烧现象,在水中加工可以避免其发生燃烧。然而,静态水溶液产生的冲击力无法将激光加工产生的缺陷层完全去除。为了去除纳秒激光加工SiC/SiC复合材料生成的重铸层和氧化层等缺陷层,提高激光加工微孔的质量和效率,提出动态溶液辅助纳秒激光加工技术,并探究了动态水溶液和动态化学液辅助激光加工微孔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SiC/SiC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性质,筛选并配置出2mol/L HF和3mol/L HNO的混合溶液,使其满足在常温下不与材料发生反应,在高温下与激光加工产生的缺陷层发生反应。研究了动态溶液辅助激光加工中喷出溶液与加工表面的距离、喷出溶液流量和激光功率对微孔加工的影响,结果得到:当喷出溶液与加工表面距离为4mm,喷出溶液流量为15L/h,激光功率为100W时,在水溶液中微孔的锥度为4.28°,在化学液中微孔的锥度为3.99°。相对比,动态溶液辅助激光加工技术利用动态射流产生的冲击力和化学溶液的腐蚀作用有效去除了激光加工中产生的重铸层和氧化层,获得无重铸层和氧化层的微孔。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液体辅助纳秒激光加工气膜孔的作用机理及工艺参数对微孔加工的影响,对涡轮叶片气膜孔的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试验参考价值,为后续实际的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