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力学生物学
废用
尾吊
环境影响
整骨
流体剪切力
骨重建
骨细胞
摘要:
目的探明废用条件下力学刺激对骨重建的影响规律是航天员借助运动对抗骨丢失的科学基础。已有研究表明,废用条件下骨对力学刺激的响应增强,但其原因尚未阐明。本研究从力感受细胞(骨细胞)的力学微环境入手,揭示废用条件通过改变骨细胞陷窝-小管网络(LCN)流体动力学微环境影响骨重建的力学生物学机制。方法对尾吊(模拟废用条件)(HU)和地面正常活动(GC)小鼠进行胫骨活体加载;借助显微CT评估骨量的变化;利用共聚焦成像测量骨组织中LCN形态和结构参数;建立整骨-LCN的多尺度力学模型,计算LCN内的骨细胞流体剪切力(FSS);利用RNA-seq等检测骨组织细胞基因表达。结果在表观层次,尾吊小鼠的胫骨对相同力学载荷的响应增强,其中松质骨体积分数(GC:29%,HU:90%)、皮质骨面积分数(GC:30%,HU:42%)增加较为明显。在细胞水平,尾吊组骨陷窝的体积显著增加(GC:342±125μm3,HU:383±146μm3),形状更趋于球形,且相同力学加载在尾吊组形成更高的FSS(GC:3.63 Pa,HU:4.95 Pa)。在分子水平,FSS相关基因集在尾吊组中表达更高。结论废用条件引起LCN结构改变,增加了作用在骨细胞的FSS,促进了力敏感信号通路的激活,最终增强了废用条件下骨的力学适应性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