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影像
深度伪造
主体性
影像创作
影像接受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促使影像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两端都发生较为颠覆性的变化,相对而言,形成从传统的否定式生成、肯定式观看到肯定式生成、否定式观看的转变苗头乃至趋势。在影像创作层面,依托肯定式技术基底,高帧率、高清晰度的“平滑”影像形成对异质性弱影像的消除,构成视觉霸权;基于肯定式发问机制,瞬时的影像直给取代自我否定的长线打磨,引发“心理时间”的流失;受制于肯定式数据逻辑,平均状态的“常人”创作大行其道,“伪个性”的迷雾逐步扩散。在影像接受层面,事实否定下的深度伪造与庸常欺骗,情感否定下的面容失灵与刺点消弭,消费否定下的象征贫困与数字地租,以及观念否定下的观念重构与技术霸权,都可能对未来影像观看的接受心理形成挑战。在人工智能语境下重思技术影像,需要着重留意思辨力培养、数据库建设和音视频鉴伪等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