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煤矿开采
以水定产
导水裂隙
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
神东和陕北煤炭基地地处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地下水资源保护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开展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分析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根据地下水资源保护要求,进行保水开采技术方法优选,建立的绿色开发模式的基础工作。通过系统分析陕北和神东煤炭基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总结了不同开采区保水目标层、阻水关键层、采动水文地质结构,以及地下水资源失水模式的差异,分析得出在中~浅部矿区普遍以近地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与局部呈条带状分布的烧变含水岩组为保水目标层,第四系离石组黄土层和新近系保德组红土层为阻水关键层;在深部矿区近地表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与白垩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共同构成了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的保水目标层,以白垩系底部的安定组砂质泥岩地层为阻水关键层,并根据煤层采动导水裂隙与不同采煤区的阻水关键层、保水目标层的组合关系,总结得出陕北与神东煤炭基地保水目标层的5种失水模式;梳理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与规程规范,结合陕北和神东煤炭基地不同开采区地下水资源失水模式差异,分析了相关评价方法的技术现状及其局限性;最后针对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评价技术需求,提出了采动导水裂隙概化与数值化处理、地下水资源流失动态计算、煤-水协同动态平台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煤矿开采对生态水位、保水含水层结构、地下水资源量影响程度3个评价指标,以期为科学评价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程度,开展“以水定产”形势下的煤-水资源协调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