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胱抑素C
背景荧光猝灭-免疫分析法
纳米材料
荧光内过滤效应
盐酸克伦特罗
摘要:
目的:作为一种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理想型标志物,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主要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反映肾功能方面的疾病。近年来,Cys C在评估心脑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或肝脏疾病等其他疾病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临床检测指标。但目前其检测手段存在局限性,有必要开展Cys C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CL)可提高动物体的胴体瘦肉率,故常被用作一种“瘦肉精”进行非法添加,并导致食物中毒案件频发,因此,开展CL检测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旨在建立方便、快捷、灵敏且适用于基层普查的Cys C和CL定量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与食品安全的检测与监控提供新的视角与技术参考。方法:(1)背景荧光猝灭-免疫层析技术(backgroun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mmune Chromatographic Assay,b FQICA)是在传统金免疫层析技术(Gold Immune Chromatographic Assay,GIC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够定量检测的免疫分析技术,在GICA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固相上增加了一层“背景荧光”,采用金纳米粒子作为猝灭剂,利用免疫反应中的双抗体夹心原理,通过检测检测线(T线)处与“背景荧光”的相对荧光强度(F1/F2)进行Cys C的定量检测。(2)荧光内过滤免疫分析技术(Fluorescence internal filtration immunoassay,FIFI)是基于荧光内过滤效应的液液均相反应,仍采用金纳米粒子作为猝灭剂,利用免疫反应中的竞争法原理,通过检测荧光强度进行CL的定量分析。结果:(1)在0.0-100.0 ng/m L的范围内,胱抑素C的浓度与相对荧光强度(F1/F2)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9977),检出限为0.69 ng/m L,加标回收率在87.9%-110.8%之间,批内与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血清中常见的干扰物质以及抗凝剂等均对测试结果无影响,与临床检测方法对比,无显著性差异(t=0.963,P=0.338>0.05)。(2)在0.0-5.0 ng/m L的范围内,盐酸克伦特罗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9986),检出限为0.01 ng/m L,加标回收率在98.1%-101.2%之间,批内与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比,无显著性差异(t=1.401,P=0.169>0.05)。结论:(1)背景荧光猝灭免疫层析技术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血清胱抑素C,并且简单易行,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应用于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普查。(2)荧光内过滤免疫分析技术可快速灵敏的检测盐酸克伦特罗,仪器便携且成本低,有望在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方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