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学科服务
LibGuides
用户参与
参与度
参与维度
参与机制
摘要:
当今图书馆事业正处于旧范式向新范式转型的时期,在这种新范式下,图书馆必须不断地自我调整适应用户需求和环境变化的挑战。学科服务引入中国多年却发展缓慢,图书馆与学科馆员的单边力量有限,迫切需要寻找工作的突破点。知识协同、服务创新以及深入实践的能力成为学科服务不断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和转型是图书馆的重要概念,开放创新是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用户参与是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用户”和“用户参与”作为已知概念深入人心,成为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普遍提法,深入研究用户参与机制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本文针对上述研究问题对用户参与机制进一步探索,通过实验法、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以S图书馆的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为例,着重展开以下研究:一是进行学科服务平台现状调研,了解学科服务平台在国内高校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了解用户参与现状;二是结合中层理论思想构建用户参与层次,基于文献调研界定用户参与概念,识别用户参与角色,实现对用户参与度以及用户参与维度的推导,为用户参与服务机制的揭示打下理论基础;三是探索用户参与服务机制,观察用户角色变化,采取相应激励措施推动用户从低度参与进阶到更高水平;四是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讨论用户参与的不同水平对用户满意度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差异化影响。本文针对S图书馆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进行了以实验法为主线的实证研究,于2017年11月底建立S图书馆LibGuides讨论小组,对实验对象的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和调研,并开展了实地访谈,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层理论编制用户参与的测量量表。实验方案按照前期理论推导结果,通过三次实验逐步推进用户参与度(低、中、高)不同阶段的演化。实验过程中与用户积极交流,及时获取用户行为特征,同时利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作为扩展研究,为用户参与机制的构建,以及用户参与度与用户满意度关系的探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在理论推演、实证研究以及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用户参与维度的构建。用户参与主要有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测量方向,参与行为则由信息获取、信息共享、价值共创三个子维度来具体体现。不同的测量维度代表不同的参与水平。信息获取是用户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低度参与;信息共享体现了用户的主动行为,为中度参与;价值共创需要用户的身体力行或智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服务的质量,属于高度参与。(2)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参与机制的建立。图书馆围绕现有学科服务平台,推进用户从低度参与到高度参与的演化,实现内容服务到过程服务的过渡。整个过程,图书馆发挥了主动作用,从吸引用户产生服务认知,到引导用户获取信息,在即时反馈互动中促进用户共享信息,最后为用户提供创作机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价值共创。(3)用户满意度随着用户参与水平的上升而增高。通过均值比较,相关性分析以及相关样本差异检验,对三次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基本能够体现用户参与程度愈高满意度愈高的趋势。用户参与的基本理论研究和依托S图书馆LibGuides学科导航的实证研究为学科服务平台的策略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用户满意度随着参与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为推进学科服务增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