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悬挂参数校正
钢轨波磨
轮轨相互作用力
摘要:
重载列车轴重大、编组长且其运行线路情况复杂,导致曲线段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关系易发生剧烈变化,进而造成曲线钢轨波磨问题突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重载线路曲线处钢轨波磨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深入研究曲线钢轨波磨处的轮轨力变化规律,对于确保货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大都利用车轨耦合动力学方法对曲线段波磨处轮轨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然而,在理想情况下建模悬挂参数往往与实际车辆悬挂参数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严重不符。因此,论文基于重载车线耦合动力学悬挂参数校正模型,深入探讨了车辆在不同关键参数下经过曲线波磨区域时轮轨力的变化规律,旨在为重载车辆在钢轨波磨路段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通过详细分析车辆子结构、轮轨接触子结构及轨道子结构中的非线性环节,利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搭建C80重载货车车线耦合多体动力学基础模型,并经过最大残余加速度与货车非线性临界速度两个指标对基础模型进行初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车线耦合基础模型满足车线耦合动力学建模要求。
(2)针对重载车辆悬挂系统老化等因素造成参数变化的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yral Network,RBFNN)代理模型的重载货车悬挂参数校正方案。该方案基于实测轨道不平顺与车线耦合基础模型,利用仿真与实测数据间的功率谱密度皮尔逊相关系数,构建RBFNN代理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代理模型进行单目标优化,获取适合工况下的悬挂参数,将优化后的悬挂参数估计值代回车轨耦合模型中。结果表明,悬挂参数校正后的仿真车体振动与实测车体振动在时域与频域上更加吻合。
(3)利用车线耦合动力学悬挂参数校正模型,分析在理想路况下与模拟实际波磨路况下,关键参数对轮轨力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理想路段下,关键参数对缓圆点附近极值影响较大,其中曲线半径参数影响最大,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低轨侧垂向力峰值降低22.38%,高轨侧垂向力峰值降低23.93%。模拟波磨路况下,曲线半径参数对钢轨波磨下横向力的影响比垂向力的影响大,其中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低轨侧横向力最大增长率降低22.26%,高轨侧横向力最大增长率增大10.07%;缓和曲线长度和超高的增加都会使横向力最大增长率增加;增加车辆行驶速度会明显降低波磨区域各指标最大增长率,但是随着速度的增加,轮轨力也随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