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地铁
轮轨系统P2共振
冲击载荷激励
疲劳损伤
钢轨焊接接头打磨
摘要:
车辆系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轮轨激励是引起车辆系统振动的主要原因。轮轨激励不仅会使车辆系统振动环境变得更为恶劣,同时也会给构架等部件造成疲劳损伤。其中轮轨冲击载荷就是轮轨激励的一种重要形式。构架作为地铁车辆走行系统的关键部件,当轮轨冲击载荷向上传递到构架时,会对构架的疲劳强度产生一定的损伤效应,存在疲劳破坏的风险。因此,开展轮轨冲击载荷对构架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是必要的。
本文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马鞍形焊接接头不平顺作为冲击载荷激励模型,模拟地铁线路试验中构架某两阶模态因钢轨焊接接头冲击被激发的现象。基于该模型,从车辆参数和轨道参数两个方面开展了冲击载荷对构架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最终提出了钢轨焊接接头垂向幅值的打磨限值。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某地铁线路开展线路试验,通过运行模态分析发现在不同地铁站间以及不同速度等级下,该地铁构架发生了46 Hz的两侧梁反向点头+两电机同向点头模态振动,以及54 Hz的两侧梁同向点头+两电机反向点头模态振动。轴箱加速度测试结果表明,每隔标准钢轨长度25 m就会产生一次轮轨冲击,造成构架发生模态共振。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轮轨系统的P2共振频率位于上述两阶模态频率附近,由此推断,轮轨冲击产生的P2力向上传递至构架,最终可能会造成构架发生疲劳破坏。
(2)对地铁线路的车轮扁疤冲击模型、道岔冲击模型和钢轨焊接接头冲击模型的作用机理和公式等进行了汇总。由于马鞍形焊接接头存在短波不平顺、承受二次冲击和普遍性,最终选择该接头作为本模型冲击载荷的输入类型。为了更好地模拟车辆通过钢轨焊接接头产生冲击而造成的构架模态振动,本研究利用SIMPACK软件的FEMBS接口模块生成构架和轨道的柔性体.fbi文件,通过Flextrack模块识别柔性轨道编制.ftr文件,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进一步验证轮轨冲击的影响。
(3)通过车辆参数和轨道参数方面的研究证实,降低车辆运行速度、一系悬挂阻尼、簧下质量和扣件刚度,都可以减小冲击对构架造成的损伤。此外,冲击载荷激励模型-马鞍形焊接接头不平顺的短波参数也会对轮轨振动和构架损伤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当短波波长L2位于0.4~0.6 m范围内时,轮轨振动环境较好但造成的构架损伤较大;而当短波波长L2较小时,动态响应对短波波深a2的变化更为敏感。
(4)根据对马鞍形焊接接头不平顺的长波参数和短波参数的研究,确定了危险工况。为确保车辆系统通过钢轨焊接接头满足最大轮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要求,以及构架疲劳强度和构架振动环境要求,确定钢轨焊接接头的垂向幅值即长波波深a1的打磨限值为0.3 mm。建议地铁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钢轨焊接接头的垂向幅值并进行统计,当垂向幅值大于0.3 mm时,需要对钢轨焊接接头进行打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