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轮轨黏着
摩擦调节剂
粘度
流变指数
涂覆量
摘要:
轮轨作为轨道交通装备核心部件之一,其黏着(摩擦)性能是影响列车牵引和制动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常运行工况下,列车通过小半径曲线及特殊地段时,极易发生轮轨异常磨损(钢轨波磨和车轮多边形磨损)与啸叫噪声,影响轮轨服役寿命与乘客舒适性。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可通过摩擦调节剂进行减摩调控从而使轮轨界面黏着达到理想状态,避免黏着系数过高而造成轮轨异常磨损及噪声等不利影响。因此,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轮轨黏着行为研究对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指导摩擦调节剂现场应用与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技术支撑。
论文通过弹性流体润滑仿真计算和滚动接触模拟试验研究了第三体介质工况下轮轨黏着行为,围绕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轮轨黏着行为,分析了摩擦调节剂粘度、流变指数与涂覆厚度对轮轨黏着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轮轨黏着理论模型,揭示了黏着系数与摩擦调节剂粘度、流变指数与涂覆量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粘度和流变指数对轮轨黏着影响的机制,分析了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轮轨黏着特性规律,提出了基于轮轨黏着恢复特性的预测模型。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针对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轮轨黏着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试验室与现场工况下的轮轨受力分析和乏油弹性流体润滑分析模型。计算模型同时考虑了摩擦调节剂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和润滑不足时的乏油润滑状态,给出了压力和部分膜厚比例的求解过程。分别对比了不同工况下经验公式计算和模型分析方法获得的最小膜厚和中心膜厚,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
(2)在水、油和摩擦调节剂等第三介质不能充满轮轨接触粗糙表面条件下,即当膜厚接近或者小于表面粗糙度时,此时润滑状态处于乏油润滑;随着第三介质加入量的增加,润滑液体膜承担的轮轨法向载荷逐渐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减小;随着摩擦调节剂涂覆量的减少,入口位置向接触区域靠近,乏油现象更加严重,润滑膜承担载荷逐渐减小,表面金属微凸体承担压力逐渐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增加。
(3)摩擦调节剂的粘度和轮轨表面粗糙度对轮轨接触应力和黏着系数有显著影响。随着粘度的增加,进入接触区域的摩擦调节剂增多,摩擦调节剂膜厚逐渐变大,膜厚比逐渐增加,摩擦调节剂在接触表面形成的润滑膜承担的压力增加,金属微凸体承担压力减小,表面接触应力波动减弱,黏着系数逐渐减小;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虽然摩擦调节剂膜厚增加,但膜厚比逐渐减小,金属微凸体承担的压力逐渐增加,摩擦调节剂承担的压力逐渐减小,黏着系数逐渐增加。
(4)表面粗糙度和摩擦调节剂有效膜厚对疲劳指数的影响显著。黏着系数随着轮轨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表面剪切应力和次表面应力也会随之增加,疲劳指数逐渐增加,安定图中工作点主要集中在弹性安定、塑性安定和棘轮效应区;随着摩擦调节剂有效膜厚的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减小,表面剪切应力和次表面应力也会随之减小,疲劳指数随之减小,安定图中工作点主要集中在弹性安定和棘轮效应区。
(5)相同条件下,与CHN60钢轨踏面工况相比,CHN60N钢轨踏面工况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膜厚较大,摩擦调节剂承担压力较大,金属固体微凸体承担压力较小,黏着系数相对较小。内侧轮轨横移量由-12 mm增加至12 mm时,轮轨黏着系数逐渐减小至稳定状态;随着外轨超高值的增加,膜厚比逐渐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减小。同时,随着轴重的增加,摩擦调节剂膜厚逐渐减小,黏着系数逐渐增加;随着速度的增加,膜厚逐渐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减小;随着蠕滑率的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增加至稳定状态。
(6)提出一种预测摩擦调节剂作用下轮轨黏着系数演化的数值模型。模型通过摩擦调节剂的拾取、车轮和钢轨之间摩擦调节剂的重复转移以及摩擦调节剂的消耗来预测恢复过程中黏着系数的变化。当钢轨表面涂覆少量摩擦调节剂时,初始润滑状态处于乏油润滑。加入足量摩擦调节剂后,恢复过程中轮轨润滑状态先后经历弹性流体润滑、混合润滑、边界润滑,直至最后干摩擦。随循环转数的增加,摩擦调节剂的流变指数逐渐减小,摩擦调节剂承担压力逐渐减小,固体微凸体承担压力逐渐增加。
(7)摩擦调节剂涂覆量、粘度和流变指数对轮轨黏着行为有显著影响。钢轨表面涂覆摩擦调节剂后,摩擦调节剂的涂覆量影响轮轨初始黏着系数,随着涂覆量的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减小,减小至一定值后继续增加涂覆量,初始黏着系数不再变化;随着摩擦调节剂粘度的增加,接触区域膜厚逐渐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减小;随着流变指数的增加,接触区域膜厚逐渐增加,黏着系数逐渐减小;基于试验工况,当流变指数由1减小至0.75时固体承载率由1%增加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