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滑移
轮轨黏着模型
摩擦热效应
固液协同承载
黏着改善
摘要:
轮轨黏着问题的研究已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一直是轮轨关系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轮轨关系研究的不断推进,大滑移阶段的轮轨黏着问题开始进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轮轨关系研究的前瞻性和基础性问题。传统轮轨黏着模型建立在洁净光滑的理想轨面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际复杂多变环境中运行的车辆而言,其适用性较差;传统的轮轨黏着模型采用的负斜率摩擦系数,决定了所计算的黏着力在达到饱和点以后只能下降,而无法表征大滑移阶段黏着力更加多变的形式。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可适用于水介质的反映粗糙表面的制动大滑移轮轨黏着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动大滑移阶段轮轨黏着的变化机理和变化规律。研究了制动大滑移过程中的轮轨界面固液传热问题,构建了轮轨界面热分配机制并建立了界面含水介质的轮轨接触温升模型。基于传热学理论分析,构建了热流在轮轨表面以及固液之间的二级分配机制。研究了Hertzian热源的近似等效和平均等效方法,建立了界面含水介质的轮轨接触温升解析计算模型。对比了解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得到的计算温度,结果表明30%滑移率范围内两种模型温度计算结果的差异不超过15%。计算了不同滑移率、速度、摩擦系数和轮载工况下的轮轨表面温度和水膜温度,研究了轮轨材料和水介质参数的温变特性。基于弹塑性接触力学理论建立了可适用于粗糙表面的固体微观接触模型,并结合流体动压理论建立了考虑界面流体热蒸发的固液协同承载模型。通过统计学方法,将单个微凸体接触分析拓展到接触斑全域多个微凸体,基于弹塑性接触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材料温变特性的涵盖弹性、弹塑性和塑性变形全过程的固体微观接触模型,分析了表面形貌参数、材料参数和运行工况参数对轮轨微观接触性能的影响。在Tomberger流体夹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水介质因吸收制动大滑移所产生的轮轨摩擦热而导致的热蒸发和温变特性,修正了流体控制方程中的质量流量,建立了考虑界面流体热蒸发的固液协同承载模型,实现了制动大滑移过程中轮轨界面固液承载和摩擦系数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可适用于水介质的反映粗糙表面的制动大滑移轮轨黏着模型。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轮轨法向接触模型。建立了考虑热效应、表面膜润滑效应、速度效应和法向载荷效应的摩擦系数模型,将其集成到固液协同承载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不同固液承载比下的界面摩擦系数。将输出的界面摩擦系数集成到轮轨切向接触模型,从而建立了制动大滑移轮轨黏着模型。基于全尺寸转向架结构形式的黏着试验台,开展了水介质条件下的轮轨黏着试验。试验速度范围100~200 km/h,试验轴重范围9~14 t,试验滑移率最高可达30%。结果表明:试验滑移率范围内计算黏着系数-滑移率曲线(简称黏-滑曲线)与试验曲线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试验滑移率范围外,计算黏-滑曲线的变化趋势也与试验曲线的可能走势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立的轮轨黏着模型的有效性。揭示了制动大滑移过程中的轮轨黏着变化机理和规律。明确了典型的黏-滑曲线分为小蠕滑上升阶段、初次下降阶段、再上升阶段和二次下降阶段四个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大滑移产生的摩擦热导致水膜减薄是黏着系数再上升的关键原因,摩擦热通过材料的温变特性影响到固体和流体的承载能力,并进一步导致黏着系数发生改变,轮轨材料温变特性对黏着系数的提升效果要比水介质温变特性更明显。接触区水介质完全蒸发后黏-滑曲线达到干轨状态,实现二次下降。速度越高,黏着改善越容易,但速度过高,黏着改善量反而会降低。有限度地增大滑移率能够有效提高黏着可利用水平,但滑移率过大以至于黏-滑曲线处于二次下降阶段时,黏着反而会降低。表面越光滑,黏着再上升特征越明显,实现再上升所需滑移率也越小,同时黏着改善量也越显著。初始水膜越厚第一峰值越低,黏着可再上升的空间越大,达到干轨条件所需的滑移率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