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丙肝
发病率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克苏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发病趋势,为调整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9—2023年阿克苏地区丙肝病例个案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报告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以及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23年阿克苏地区报告丙肝12 9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4.24/10万,年均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9—2015年呈上升趋势(APC=14.04%,95%CI:0.03~30.02,P=0.050),2016—2023年呈下降趋势(APC=-9.33%,95%CI:-15.93~-2.21,P=0.016)。APC模型分析显示,丙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0~34岁组达到高峰(RR=65.34,95%CI:49.53~86.20);丙肝发病风险随时期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9—2013年和2019—2023年丙肝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014—2018年的70.00%(RR=0.70,95%CI:0.63~0.77)、50.00%(RR=0.50,95%CI:0.45~0.55);丙肝发病率随出生年份推移呈下降趋势,1929—1933年初始队列丙肝发病风险RR值为2.46(95%CI:0.92~6.59),逐渐降至2009—2014年队列的0.10(95%CI:0.01~0.95)。男性和女性丙肝发病趋势、年龄、队列和时期趋势与全人群的基本一致。职业以农牧民(49.01%)、家务及待业(22.45%)为主;男、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8.19/10万、29.89/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高于女性(?2=192.21,P<0.001)。结论 阿克苏地区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仍需强化丙肝筛查力度和行为干预,加强男性、农牧民等人群健康教育,降低丙肝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