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
致病性
摘要:
采集了我国甘肃省民勤县某养殖场疑似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猪的粪便和肠道内容物,通过RT-PCR方法对疑似阳性病料进行检测后,利用Vero细胞对其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对成功分离的病毒进行实验室鉴定,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通过动物回归试验对其致病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阳性病料处理液接种Vero细胞盲传至第4代时可观察到典型的合胞体病变现象,第6代病毒滴度达到10^(-4.75)TCID_(50)/mL;电镜观察可以看到直径约为100 nm、圆形、表面有明显囊膜和纤突的PEDV样病毒粒子;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该毒株全长28085 bp,与经典毒株CV777代表的G1亚型毒株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性为96.6%),与G2b型毒株BJ-2011-1、IA1、USA/Colorado/2013和WELL同源性较高(为98.6%),表明该毒株属于G2b型流行毒株。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5日龄的仔猪在攻毒后12 h即出现呕吐、急性水样腹泻、消瘦和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于24 h内症状加重而死亡,剖检后可以观察到感染仔猪的胃部肿胀,小肠高度臌气、肠壁薄而透明,内部还有未消化完的乳汁凝块。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分离鉴定到1株PEDV G2b型流行毒株,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和致病性进行了分析,为今后针对PEDV基因功能、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研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