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监测
核酸类/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黄浦方舱医院于2022年4月至5月收治的630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分型标准将其分为无症状/轻型组(n=543)和普通型组(n=87),根据胸部CT影像学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者,n=208)、B组(胸部影像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者,n=335)、C组(胸部影像呈现多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者,n=87)。比较各组胸部影像学特征及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无症状/轻型组和普通型组不同性别、年龄、核酸基因分布比例,以及N基因Ct值、ORF基因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不同年龄、核酸基因分布比例,以及N基因Ct值、ORF基因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基因Ct值、ORF基因Ct值为患者肺炎重症化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核酸转阴时间将其分为D组(核酸转阴时间<9 d,n=5)、E组(核酸转阴时间≥9 d,n=12)。D组、E组患者的年龄、入院时N基因Ct值、ORF基因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N基因Ct值、ORF基因Ct值并不是影响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性别、年龄及核酸基因Ct值对于临床分型有影响,而对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并无明显影响;患者肺部发生炎症改变的程度与年龄及病毒核酸含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