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AZ31镁合金
石墨烯
微结构
强韧化
时效
拉压循环
摘要: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镁基复合材料,采用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NPs)作为增强体并将其先进行水基超声分散以避免团聚,以AZ31镁合金作为基体制备了GNPs均匀分布的GNPs增强AZ31镁基复合材料(GNPs/AZ31)。探究了GNPs添加量和T6热处理对GNPs/AZ31复合材料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微结构演化与力学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为了提高GNPs在GNPs/AZ31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效果,对GNPs粉体进行水基超声分散,GNPs先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的去离子水溶液中超声振荡,以车削AZ31镁片作为GNPs载体制备GNPs-AZ31复合片,避免在后续制备镁基复合材料时的GNPs团聚。结果发现,复合片上GNPs的拉曼光谱中的I/I值由原来的2.42减小到1.12,表明水基超声分散有助于减少GNPs的层数。(2)采用半连续铸造工艺与热挤压试验相结合制备了GNPs添加量(质量分数,wt%)为0.1wt%、0.3wt%和0.6wt%的GNPs/AZ31复合材料,开展了单轴拉伸和微结构表征试验。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GNPs/AZ31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延伸率随着GNPs添加量的增加都得到了提升。GNPs添加量为0.6wt%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裂功分别达到了360MPa、253MPa、23.7%和72 J·m,比GNPs添加量为0.1wt%的GNPs/AZ31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6.2%、4.1%、16.2%和24.1%。微结构分析表明,GNPs在复合材料内呈均匀分布,随着GNPs添加量的增加,GNPs/AZ31复合材料晶粒尺寸逐渐减小,位错密度逐渐增加,(0002)基面织构强度出现了减弱,断口中解理平台、撕裂棱、阶梯等脆性断裂特征逐渐减少,韧窝数量逐渐增加。(3)对T6热处理后的0.3wt%GNPs/AZ31复合材料开展了单轴拉伸和微结构表征试验。单轴拉伸试验表明,经过T6热处理后的GNPs/AZ31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在300℃固溶1 h并进行200℃时效20 h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裂功分别达到了381MPa、258 MPa、23.7%和76 J·m,相比于未处理态,分别提升了9.5%、4.5%、13.9%和24.6%。维氏硬度也在时效20 h时达到最大值,较未处理态提升了34.4%。微结构分析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第二相(MgAl)的析出数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粒径≤1.0μm的小尺寸颗粒的析出为主,在时效20 h达到峰值,与热处理后的材料强度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2θ为35.8°-36.1°和40°-45°范围的第二相(MgAl)衍射峰强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得到了提高;经过T6热处理之后,(0002)基面织构强度均得到提高,进而有助于提升拉伸强度;同时,断口中的阶梯数量变多,形貌看起来更粗糙,这与拉伸试验材料强度的提升保持一致。(4)对初始挤压态GNPs/AZ31复合材料开展了拉压循环疲劳试验和微结构表征试验。拉压循环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当应变幅值为0.5%时,GNPs/AZ31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随着GNPs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是当应变幅值增加至1.0%、1.5%时,GNPs/AZ31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变化不明显;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加,GNPs/AZ31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循环周次)减少,应力幅值、平均应力、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与加载周次的关系曲线的变化幅度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微结构分析表明: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加,晶粒内的孪晶数量增多,并伴有交叉孪晶;裂纹源在试样表面形核并向内扩展,疲劳断口的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裂纹扩展区的面积逐渐减小,滑移带和微裂纹的宽度都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