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囊
黑素细胞
黑素体
角质形成细胞
生物材料
摘要:
目的:(1)研究毛囊和毛囊间表皮中黑素细胞(melanocytes,MCs)的分布和超微结构,以及毛囊中黑素体的降解情况。(2)探讨MCs和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s)与生物材料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相容性,并检测该材料对表皮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1)将引产手术后获取的头皮组织(伦理批件号为:(2017)科第045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组织经过清洗、修剪、包埋切片后,用小鼠抗人HMB-45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MCs在毛囊中的分布;另一部分组织按照常规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制片要求处理,TEM下观察毛囊和表皮内MCs的超微结构。(2)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五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丙烯酰胺、2-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它们的序列代号分别为A、B、E、H、J,按照不同的比例,制备出六种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A5E15、A10E10、B15E5、E20、E10H10和E15J5)。从健康男性的包皮环切手术中获得无菌的包皮组织,常规消化处理,获取原代表皮细胞,进行培养。当细胞生长达到约90%融合时,用0.05%胰酶-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EDTA)进行差别胰酶消化,分别获得相对纯的MCs和KCs,将这两种细胞分别接种于六种不同的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包被的培养板中,观察这些共聚物对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1)MCs位于发育的毛囊和毛囊间表皮的基底部。胎儿毛囊的不同区域中的MCs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分化状态。每个MCs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黑素体,毛囊间表皮MCs主要含有Ⅰ-Ⅱ期黑素体。毛囊MCs中偶尔观察到自噬体。在皮质KCs中,观察到许多含有黑素体的吞噬溶酶体。在吞噬溶酶体中,已经降解或正在降解的黑素体失去其结构的完整性,形成空泡或颗粒状物,排列不规则。(2)MCs和KCs在六种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上生长良好。MCs在其中的四种共聚物(A5E15、中文摘要 黑素细胞的超微结构及部分生物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A10E10、E20和E15J5)上具有形成细胞球的倾向;KCs在其中的五种共聚物(A5E15、A10E10、B15E5、E20和E10H10)上有明显的聚集现象,但未成球。结论:(1)黑素体在毛皮质KCs中被降解为不规则的色素颗粒,并进一步被吞噬溶酶体清空。如果干预黑素体的降解过程,有可能成为某些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策略之一。(2)六种共聚物(A5E15、A10E10、B15E5、E20、E10H10、E15J5)对人表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使得细胞快速黏附,促进细胞成球以保持其活性。这些生物材料,未来有希望作为临床细胞移植的生物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