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基水凝胶
柔性传感器
生物相容性
可回收性
3D打印
摘要: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因具有灵活、简易、便携等优势在人机交互、健康监测及个性化医疗服务具有极其可观的应用前景。其中,水凝胶基柔性电子器件作为一种将水凝胶的柔软特质与导电高分子的电化学性能完美结合的先进装置,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电子与离子传输能力,成为承载柔性可穿戴设备的理想材料。然而,水凝胶柔性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受多次拉伸与折叠变形,对其机械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柔性电子设备需具备传感灵敏性、抗疲劳、生物相容性、可回收性、自粘性、环境适应性和可定制化等多功能性来满足可穿戴设备的各种应用需求。
基于上述需求,本论文从生物聚合物材料选择出发、通过调控性能及设计网络结构,合成一系列可实现独特性能和多样化功能的导电生物基凝胶软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其作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水凝胶材料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应用范围。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针对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差,不能满足荷载承力柔性器件需求的问题,首先探索了生物质多糖(壳聚糖)增韧水凝胶的可行性。将生物大分子壳聚糖引入聚合物基质的网络结构中,构建了机械柔韧性和自恢复能力优异的生物基复合水凝胶(PVA/CS-PA)。复合水凝胶凭借其物理交联网络的凝胶-溶胶转化特性,能够通过简单的加热和冻融实现形状重塑,并且在重塑后依旧保持良好的导电和力学性能。此外,生物源植酸的引入不仅赋予水凝胶优异的电导率(0.125 S/cm),还使其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作为应变传感器,PVA/CS-PA复合水凝胶表现出高灵敏度、可靠性和循环稳定性,能够精确检测人体活动。同时,利用溶胶的原位凝胶化制备了低成本的导电柔性电路,这种可图案化的柔性电路使可穿戴传感器的制备更加便捷。
(2)为了提高水凝胶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和自粘性,选用明胶和羟乙基丙烯酰胺作为水凝胶的基体材料,甘油和植酸则作为共溶剂,成功构建了一种全物理交联生物基复合有机水凝胶。双网络结构为体系提供了能量耗散机制,赋予水凝胶高拉伸应变/强度(1240%/105 k Pa)、快速自恢复特性和优异粘附性。同时,植酸和甘油二元溶剂的引入使凝胶在宽温度范围内(-20°C至60°C)保持柔韧性和粘附性,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失水能力。此外,复合有机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展现出低检测限(0.25%),快速响应(80 ms)和优异的稳定性及灵敏度,对关节弯曲运动和面部微表情、发声等微小应变具有灵敏稳定的监测能力,并且可以在低温或环境温度下实现监测人体活动信号。重要的是,有机凝胶可穿戴传感器能直接贴在皮肤表面,从而提高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在上述两部分实验中有机溶剂的引入和使用,影响了水凝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在第三部分工作中,为改善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通过氢键和离子相互作用,构建了生物多糖聚合物ι-角叉菜胶(ι-CG)修饰聚乙烯醇(PVA)生物基复合水凝胶。在水凝胶网络结构中,氢键网络和离子交联螺旋结构的协同作用使水凝胶具有与皮肤相似的力学性能,包括低模量(48.9 k Pa)、拉伸强度(800 k Pa)和高韧性(2.59 MJ/m)。同时,ι-CG与氯化钙形成螺旋交联结构赋予复合水凝胶离子导电性。H&E染色显示水凝胶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可保证其与皮肤组织贴合过程的安全性。该复合导电水凝胶对拉伸/压缩变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多模式生物传感器实时动态监测人体细微和大振幅的活动。此外,得益于ι-CG和PVA的热可逆性质以及完全物理交联的网络,复合水凝胶可实现回收和再利用,且回收重塑后的机械性能和传感性能无显著变化。
(4)上述三部分工作中制备的生物质水凝胶传感器,实现了在柔性传感中的应用,但无法集成三维(3D)打印功能。在本部分研究工作中,为满足了柔性传感材料的多功能集成和器件加工工艺需求,利用ι-CG螺旋网络与聚合物网络形成互穿结构,成功制备了具有透明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可3D打印的复合离子水凝胶。通过光固化成型方法,利用ι-CG/聚合物预凝胶溶液作为3D打印机的油墨,获得可3D打印集应变传感复合水凝胶。同时,两性离子聚合物和无机盐氯化钙为凝胶体系提供了稳定的离子电导率。另外,该复合水凝胶具有光学透明性和生物相容性,作为可穿戴设备可直接贴附在皮肤上实现人体活动的原位、实时及连续监测。这种基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复合导电水凝胶简化了器件的制造工艺,拓宽了其在可穿戴离子传感器领域的实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