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义齿修复材料
生物相容性评价
动物试验
细胞毒性试验
摘要:
义齿通常长时间滞留于体内,在与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炎症反应、过敏反应及溶血反应等,进而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义齿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至关重要,生物相容性不仅关系到义齿的安全性,还是义齿材料筛选和加工工艺优化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有关义齿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评价尚不够充分,缺乏深入和系统的毒理学研究。本课题以一种新型的利用3D打印的纳米修复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体外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和溶血性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致敏性、皮内反应、热原反应等一系列动物试验,从不同方面对义齿修复材料(JSAM-BL)以及由其制备的两种义齿(JSAM-SLASH2-D和JSAM-TL3-D)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具体研究内容有:
1.体外试验:利用MTT法和琼脂扩散法开展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首先,义齿材料及义齿的浸提液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后,经MTT法测试后显示,义齿材料JSAM-BL的100%浸提液的细胞存活率仅为2.40%,义齿JSAM-SLASH2-D的100%浸提液的细胞存活率为28.08%,而义齿JSAM-TL3-D的100%浸提液的细胞存活率高达73.92%。结合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认为义齿材料和JSAM-SLASH2-D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而JSAM-TL-3-D未显示有细胞毒性。其次,将样品的浸提液浸透滤纸后,与培养在琼脂平板上的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接触,通过观察反应区域检测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义齿材料JSAMBL和义齿JSAM-SLASH2-D浸提液的毒性分级分别为3级和2级,而义齿JSAMTL3-D浸提液的毒性分级为1级。接着,采用TA97a、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开展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三种样品的100%浸提液与受试菌株共培养后计算回变菌落数。结果表明,无论体系中是否加入活化系统,三种样品的回复突变数较阴性对照均低于2倍,显示义齿材料以及两种义齿的浸提液均无致突变性。最后,利用家兔稀释血液开展溶血试验,将三种样品的生理盐水浸提液与兔稀释血液充分混合后离心,测定上清液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结果表明,三种试验样品浸提液溶血率均小于5%。
2.体内试验:首先,分别以生理盐水和棉籽油为极性和非极性浸提介质浸提样品,利用小鼠开展了急性全身毒性试验,以50 m L/kg的给药剂量经口染毒浸提液后发现,所有试验组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进食、饮水和排泄正常,体重和脏器指数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其次,分别以生理盐水和棉籽油为极性和非极性浸提介质浸提样品,利用豚鼠开展了致敏试验,浸提液在豚鼠颈部以皮内注射方式给药进行诱导,激发后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的极性和非极性浸提液均未出现致敏反应。接着,用生理盐水和棉籽油的样品浸提液,经皮内注射新西兰兔背部皮肤后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结果显示,所有试验组的记分均低于1,表明均受试样品的浸提液无皮内刺激反应。最后,利用新西兰兔开展了热原试验,按10 m L/kg的给药剂量耳缘静脉注射样品的生理盐水浸提液,体温变化结果显示,义齿材料及义齿对新西兰兔无热原反应性。
本研究通过开展体外和体内毒性试验,对义齿材料及其制备的义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综合结果表明,除了MTT和琼脂扩散法显示义齿材料和义齿JSAM-SLASH2-D有潜在的细胞毒性之外,其它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表明该类义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义齿原料、3D打印机及打印工艺等可能是影响义齿的生物相容性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验证义齿材料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还应当开展适当的长期毒性研究。本研究不仅是义齿材料的筛选和义齿制作工艺优化的依据,也为义齿类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毒理学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