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稀土耐热镁合金
热处理
挤压
高温拉伸
BP神经网络
摘要:
近年来,航空航天、军事工业以及汽车动力系统等领域对结构材料轻量化的需求与日俱增。镁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刚度高、减振性及机械加工性能优异等特点,但其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较差。因此,对高性能耐热镁合金材料的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稀土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铸造镁合金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固溶强化和沉淀硬化效果,相比于传统镁合金拥有较高的强度、优异的耐热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其中,Mg-RE-Zn系(RE=Y,Gd,Dy,Er,Ho,Tm,Tb)系合金组织中易形成长周期堆垛有序(Long Period Stacking Ordered,LPSO)结构,在室温及较高温度下均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成为镁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高性能稀土耐热镁合金的研究工作还缺乏完善的系统框架,尤其是针对合金在300℃及以上温度应用领域的探索尤为不足。因此,本文通过普通铸造法制备了WGZ1162(Mg-11Y-6Gd-2Zn-0.4Zr,wt.%)合金,并对不同状态的合金进行了高温拉伸和高温压缩实验研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微观表征手段,研究了铸态及挤压态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演变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WGZ1162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14H-LPSO相、18R-LPSO相以及Mg24(Gd YZn)5共晶相组成。铸态合金在300℃及350℃下的抗拉强度分别为197 MPa和139 MPa。结合微观组织变化及力学性能分析,在该合金中存在着晶内强化因子和晶界强化因子。前者主要是时效及热变形过程中析出的β′相和层片状14H-LPSO相,后者主要是凝固过程中形成的Mg12YZn相(18R-LPSO结构)。这些强化因子在不同温度下对合金强化效果有明显差异。(2)300℃下WGZ1162合金的抗拉强度主要受晶内强化的影响。β′相的析出显著提升了抗拉强度,尤其是在挤压态合金中。伴随着β′相的大量动态析出,挤压态合金表现出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204 MPa,延伸率为72%。对挤压态合金进行535℃×20 h固溶处理和375℃×6 h时效处理后得到最高的抗拉强度值220 MPa。(3)350℃下WGZ1162合金的非基面滑移大量开启,沿柱面析出的β′相对滑移阻碍作用减小,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晶界强化。相比于铸态合金,挤压态合金中晶粒尺寸细小,Mg12YZn相呈碎块状分布,晶界强化效果减弱,其抗拉强度骤降至92 MPa,但延伸率达到了255.3%。对挤压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使Mg12YZn相均匀分布于晶界,起到良好的晶界强化效果,抗拉强度提升至162 MPa。(4)利用铸态WGZ1162合金在350℃~450℃和0.01 s-1~10 s-1应变速率范围的热压缩流变应力数据对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构建了该合金的流变应力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合金在实验样本对应热变形条件范围内的热压缩流变应力。当真应变为0.3时,具有高稳定性的LPSO相在热变形过程中没有被完全破坏,变形积累的形变储能也相对较低,抑制了动态再结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