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声辅助扩散焊
氧化锆
镁合金
界面结合
过渡层
摘要:
氧化锆陶瓷作为应用广泛的结构陶瓷,将其与轻质合金进行连接组成陶瓷-金属复合结构件,在航空航天、电力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表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而镁合金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轻质合金的代表,其与氧化锆陶瓷的连接显得十分必要。本课题正是基于现代工业对于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连接的需要,通过采用超声辅助扩散焊的方法对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进行连接,超声的高频振动不仅能够在低温下去除陶瓷与金属界面的氧化膜,还可以加速界面间原子的相互扩散,从而在特殊的冶金环境下实现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的可靠界面结合。
首先,采用Al作为中间层实现了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的可靠连接,研究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变化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为T=200℃时,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Mg、Al界面间首先生成Al12Mg17化合物,并且化合物从最初的岛状断续分布逐渐演变为层状连续分布,化合物的形成使接头强度先增大后缓慢降低,当超声作用时间为t=6s时,接头最大抗剪强度达到约39.4MPa,此时接头完全断裂于Al12Mg17化合物层;再通过调控中间层厚度,形成了完全由Al12Mg17化合物层所组成的接头,且当中间层厚度为5μm时,形成完全的化合物层所用的超声作用时间仅为t=8s;接着研究了焊接温度对接头组织的影响,发现随着焊接温度升高,Al12Mg17化合物层逐渐变厚,当温度达到T=300℃后,界面处化合物层开始局部熔化,且焊接温度的提高直接影响了接头的力学性能,接头的剪切强度随着焊接温度的提高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当焊接温度达到250℃时,接头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约39.7MPa。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氧化锆与Al中间层界面之间的冶金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氧化锆与Al界面间生成了一层约3~4nm的非晶Al2O3过渡层,其对氧化锆陶瓷与Al中间层的连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成功实现了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的直接连接。研究了相应工艺参数的变化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作用时间逐渐延长,氧化锆与镁合金从未焊合状态逐渐演变为界面紧密结合状态,且界面间并未生成微观可见的新相,接头剪切强度在超声作用时间为t=8s时达到最大值约30.47MPa,此时接头的断裂集中于陶瓷内部;焊接温度的改变对接头微观组织并未产生较大影响,接头剪切强度在焊接温度为T=250℃时达到最大值约33.91MPa,此时接头断裂亦集中于陶瓷内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结合界面的冶金反应机制,结果发现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界面处生成了一层约50~60nm的Mg Al2O4镁铝尖晶石结构,对过渡层附近的氧化锆陶瓷进行选区衍射分析,发现在氧化锆陶瓷晶粒内部产生大量位错,位错的产生对氧原子的迁移过程起到促进作用,使其能够快速扩散到界面附近与镁、铝原子结合,从而使氧化锆陶瓷与镁合金实现可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