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ME20M镁合金
强度差效应
各向异性
应变率
温度
本构模型
粘塑性自洽模型
摘要:
ME20M镁合金(Mg-1.9Mn-0.3Ce合金)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稀土镁合金,其具有耐腐蚀性好、可焊接性强和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作为结构材料被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等领域。在工程应用中,ME20M镁合金可能经历极端服役条件,例如在高、低温环境中承受高速冲击加载。此外,镁合金由于晶体结构和加工方式的特殊性,其拉伸与压缩加载下的力学行为存在强度差效应。因此,了解ME20M镁合金强度差效应的温度和应变率相关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ME20M镁合金在213~488 K温度范围和0.001~2500 s-1应变率范围内的拉伸与压缩塑性变形行为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机制分析和模拟表征工作。对ME20M镁合金板沿轧制方向(RD)和横向(TD)进行了室温下的准静态和动态(0.001~1300s-1)单向拉伸实验,应力应变测试结果表明,ME20M镁合金沿RD和TD方向的拉伸力学行为相似,其面内各向异性程度较低。ME20M镁合金板沿RD方向在应变率0.001~1300 s-1、环境温度213~488 K的单向拉伸实验结果显示,其拉伸力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正相关性和温度负相关性,初始屈服应力和应变硬化率均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加载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拉伸变形试件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拉伸塑性变形机制主要为基面和柱面滑移,少量{1012}拉伸孪晶亦参与塑性变形,变形机制的种类与应变率和温度无关;室温和低温下ME20M镁合金拉伸断裂模式为韧性和脆性断裂的混合断裂,高温下ME20M镁合金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基于ME20M镁合金拉伸塑性变形特征,提出了 Zerilli-Armstrong本构模型的组合模型来描述密排六方的ME20M镁合金在较宽温度和应变率范围内的拉伸力学响应。对ME20M镁合金板沿RD、TD和法向(ND)进行了室温下的准静态和动态(0.001~2500 s-1)单向压缩实验,应力应变测试结果表明,沿RD和TD方向的压缩应力应变响应呈现“S”形,具有应变率相关性,面内各向异性程度较低;沿ND方向的压缩应力应变响应表现出应变率相关性,且面外各向异性明显。ME20M镁合金沿RD方向在应变率0.001~2500 s-1、环境温度213~488 K的单向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压缩初始屈服应力近似应变率无关,但具有一定的温度相关性;压缩应变硬化率表现出应变率正相关性和温度负相关性。压缩变形试件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基面滑移和{1012}拉伸孪晶是压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主要机制,应变率和温度对压缩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较小。采用修正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表征了 ME20M镁合金沿RD方向在较宽应变率和温度范围内的宏观压缩应力应变响应。ME20M镁合金沿RD和TD方向室温环境下的拉伸与压缩力学响应显示,初始屈服和应变硬化行为中的强度差效应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RD方向的强度差效应略大于TD方向。ME20M镁合金沿RD方向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下的拉伸与压缩力学行为显示,ME20M镁合金初始屈服应力的强度差效应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加载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塑性变形阶段,强度差效应的应变率敏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ME20M镁合金拉伸与压缩应变硬化率差异的原因是拉伸与压缩塑性变形中孪生的贡献不同,{1012}拉伸孪晶的大量增殖有利于应变硬化率的增大,拉伸塑性变形中孪晶的贡献较少,而在压缩塑性变形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孪晶的增殖。采用粘塑性自洽(VPSC)晶体塑性模型模拟了 ME20M镁合金板在拉伸与压缩加载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和织构演化。模拟结果表明,VPSC模型可较好地描述ME20M镁合金板沿不同方向、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下的拉伸与压缩塑性变形行为,模拟得到的极图与实验所获得的极图织构分布相似。基于VPSC模拟输出的不同塑性应变下的极图和各变形模式的相对活性图,获得了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织构演化过程和不同加载条件下各变形模式的演化行为。在低温和常温下,锥面滑移参与拉伸塑性变形,随着应变率的增加,锥面滑移对塑性变形的贡献增多;但在高温下,锥面滑移几乎不参与拉伸塑性变形。在压缩变形中,当塑性应变大于0.15时,{1012}拉伸孪晶消耗殆尽;当塑性应变大于0.1时,锥面滑移开始参与塑性变形,且相对活性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室温下锥面滑移的相对活性大于高温和低温下的锥面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