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ZK61镁合金
Mg-Zr中间合金
组织
均匀性
细化
摘要:
镁合金是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和易回收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需要大型镁合金型材以满足产业需求,这就对高质量高性能的大尺寸镁合金铸锭提出了要求。镁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组织细化及均匀化问题始终限制其工业化发展,Zr作为镁合金中最有效的晶粒细化剂,主要以Mg-Zr中间合金的形式添加至熔体内。Zr的存在形式及空间分布是影响高性能含Zr镁合金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密度差将导致熔炼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晶粒细化效果衰退现象,从而合金中出现严重的非均质化问题。如何获得组织细小且均匀的Mg-Zr中间合金是制备稳定晶粒细化效果及大型均质化高品质含Zr镁合金铸锭的发展瓶颈。
本文以高强高塑ZK6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组织类型Mg-30 wt.%Zr中间合金对半连续铸造大尺寸镁合金铸锭凝固组织的细化及均匀化效果,探究中间合金中颗粒Zr在熔体中的运动行为。其次,提出高品质Mg-Zr中间合金设计准则,并基于该准则设计一种新型Mg-Zr中间合金预处理制备技术,改善颗粒Zr及溶质Zr协同细化效果,提高熔体均匀性。随后对比预处理前后中间合金细化及均匀化行为,阐明在熔炼过程中Zr沉降所引发的细化衰退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Zr细化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含Zr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Zr和Mg的密度差影响,中间合金中存在成分偏析,合金锭顶部与底部最大偏差达82.51%。同时,其表面质量及显微组织的差异对ZK61镁合金熔体收得率造成显著影响,浮动区间为20%~40%。针对半连续铸造ZK61镁合金纵向显微组织,由铸锭头部至尾部,晶粒尺寸整体呈现为头部<中部<尾部的趋势,最大尺寸偏差近30%。采用不同中间合金制备的半连铸ZK61合金锭纵向方向晶粒尺寸偏差~3%,使用颗粒Zr更细小均匀的中间合金,其合金铸锭晶粒尺寸沿纵向粗化率稳定。此外,铸锭头部Mg7Zn3及Zn Zr2相体积分数占比最高,Zn Zr2相在头部及中部含量趋于稳定,约占0.23%,底部Zn Zr2相占比减少,不同中间合金所细化的ZK61合金中Zn Zr2相纵向占比偏差值出现明显差异,二者相差近40%。
2.在温度梯度及磁感应力的作用下,ZK61大尺寸铸锭(Φ525 mm)中部横向晶粒尺寸整体呈现出边缘<芯部<1/2R的趋势。Zr在铸造过程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向芯部偏聚,导致芯部晶粒尺寸小于1/2R,铸锭芯部含Zr金属间化合物占比最大(0.19%~0.23%)。使用不同中间合金产生的中部横向显微组织偏差亦有差异,采用团簇占比较大的中间合金所制备的ZK61镁合金铸锭,由于芯部形核核心增加,晶粒尺寸减小,导致横向偏差小,仅为~10.15%。整体而言,中间合金对ZK61大尺寸铸锭显微组织细化及均匀化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小尺寸颗粒(<5μm)Zr的数量密度及其空间分布。
3.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品质Mg-Zr中间合金设计准则:小尺寸颗粒Zr(<5μm)占比大且分散均匀、团簇Zr占比小、溶质含量高及杂质少。基于此,探索新型Mg-Zr中间合金预处理工艺,成功制备出高品质Mg-Zr中间合金。其中,团簇Zr占比仅为2.88%,粒径>5μm的大尺寸颗粒Zr数量密度减小,整体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对比预处理前后中间合金的沉降行为及细化效果,结果表明预处理态中间合金在静置60 min后,相同位置下Zr含量仅减少0.07 wt.%,有效缓解了Zr沉降所导致的细化衰退。此外,溶质Zr含量明显增加,其具有更强的生长抑制效应;同时,通过搅拌后团簇Zr中的细小颗粒得以破碎分散,能够提供更多的形核核心,空间间距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Mg-Zr中间合金利用率,实现了颗粒Zr及溶质Zr协同细化效果改善的目标,成功制备出组织细小且均匀的ZK61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