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铸造镁合金
稀土镁合金
高强韧
Mg-Gd-Y镁合金
热处理
摘要:
镁合金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轻质结构材料之一,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以及良好的铸造性能而备受关注。尤其是Mg-Gd-Y-Zn-Zr系合金具有优异的热处理特性而被广泛研究,虽然获得了较高的强度,但仍然普遍存在塑性较低的问题。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调控物相从而改变强度和塑性,是金属材料强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研究了固溶工艺和时效工艺对铸造Mg-9.5Gd-1.5Y-0.8Zn-0.5Zr(wt.%,下同)合金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强韧化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合金铸态组织由α-Mg基体和分布在晶界的α-Mg+Mg(Gd,Y,Zn)鱼骨状共晶组织与层状18R-LPSO相组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54MPa、135MPa和7.9%,断裂方式为准解理断裂。
固溶温度为480℃、500℃和520℃,时间为12h时,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晶粒有所长大,晶粒尺寸分别为28.2μm,35.8μm和45.5μm。其中,固溶温度500℃强度最高为284MPa,480℃延伸率最高达29%。固溶温度为480℃时,晶界鱼骨状共晶组织消失,层状18R-LPSO相转变为块状+层状14H-LPSO相。固溶温度为500℃时,晶界残留少量14H-LPSO相,晶内析出大量团簇针状Zn-Zr相。固溶温度为520℃时,晶界14H-LPSO相消失,晶内析出层状LPSO相,针状Zn-Zr相长大;固溶温度为490℃、500℃和510℃,时间2~12h时,随温度升高晶界LPSO相完全固溶时间缩短,晶内Zn-Zr相越容易形成;480℃×12h+500℃×8~12h和500℃×12h+520℃×8~12h的双级固溶会导致合金晶粒长大,且在晶界14H-LPSO相未完全固溶时,开始在晶内析出层状LPSO相。此外,在500℃+520℃双级固溶后,基体中还发现块状LSPO相。在固溶阶段开始析出立方体状Gd Y相,并随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长大。
合金在180℃、200℃和220℃温度下的时效硬度曲线均呈现明显的双峰特征,且第一峰时效硬度均大于第二峰时效硬度。时效时间过长(180℃×96h)或温度过高(220℃)均会导致晶粒长大,200℃时效晶粒较小,是其力学性能最好的原因之一。合金第一峰时效强韧化得益于LPSO相与β'相协同作用,尤其是β'相与基体良好共格关系和棱柱面的析出位向有效阻碍基面滑移。而Gd Y相和Zn-Zr相的增多,会消耗LPSO相和β'相形成所需的Gd、Y和Zn元素,降低强化效果。协同强化效果:晶界块状LPSO相+β'相(480-T6)>晶内层状LPSO相+β'相(500-T6)>晶内薄片状LPSO相+β'相(520-T6)。合金第二峰时效的强韧化来自于晶内β'相伴生析出β相形成长链状结构结合晶内析出γ'和LPSO相形成新的3D结构与晶界细小分布均匀的LPSO相的协同作用。基面γ'相与14H-LPSO相平行、与β'相垂直,有利于提高合金塑性,但时效时间延长带来的晶内β'相粗化,导致强度有所降低。合金最佳时效工艺为480℃×12h+200℃×48h和480℃×12h+200℃×180h,其第一峰时效和第二峰值时效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382MPa、255MPa和14.5%以及367MPa、239MPa和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