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信息化工程管理
BIM技术
5D模型管理
多维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信息化工程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精细化和全方位的管理,如何将管理贯穿到信息化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业内大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虽然针对信息化工程的管理,也出现了不少新的技术和手段,如:一些信息化工程的管理软件,但这些软件往往仅停留在工程信息的录入、文档的管理、流程的审批等基础层面的信息化项目管理上,对于解决信息化工程的实际问题,如:工作量智能计量、工期动态控制、成本核算、风险控制以及“工期+成本+质量+风险+合同+档案+……”多维分析等,缺乏智能分析的手段和数据共享的平台,无法真正为信息化工程的管理人员乃至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然而,在建筑行业的管理中,通过应用BIM技术建立了工程产出物(建筑物)的5D管理模型。该模型在建筑物3D立体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工程管理维度,实现了工程产出物和工程管理的可视化融合和数据的共享,使得管理和生产不再是脱节和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合作协同的关系。成熟发展的BIM技术前瞻性地将管理和生产统一起来,并正在帮助建筑行业中的各级企事业单位逐步实现卓越管理。那么,是否可以将BIM技术引进到与建筑行业有着相似管理要求的信息化工程的管理中呢?是否可以借用BIM技术中的智能化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化工程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呢?本文通过对信息化工程和建筑工程在国内外技术背景、主要研究成果、行业特点及差异性等方面的比较,从信息化工程与建筑工程的相似性、管理上的共通性着手,分析了利用BIM技术管理信息化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利用BIM技术实现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框架;实践了利用BIM技术对信息化工程初期、实施期、运维期的主要工作任务的流程再造与改良。通过对使用BIM技术为实际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分析(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得出结论:基于BIM技术对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是可行的,并且它比传统的信息化工程的管理方式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一方面,由于数据共享、产品可视化,缩短了工程参与各方人员沟通交流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对材料和工程量的预算更精准、对设计修改和施工中的问题和困难提前解决,减少了工程变更,减少了工程风险、节约了投资和成本。总之,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为解决信息化工程管理中一些常见问题,优化信息化工程的管理流程,提升信息化工程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