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线路
三维线路场景模型
多线程并行
视点预测
模型分页调度
模型动态更新
摘要:
真实精细的大规模线路三维场景的构建与动态更新是实现铁、公路三维设计和数字孪生的基础。然而,精细真实的线路模型必然导致建模耗时骤增,大幅占用计算机内存。虽然有学者基于细节层次技术对大规模的线路精细模型进行简化和分层,但是大多采用串行方式构建线路分层模型,建模效率低;此外,现有研究以块状分布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模型划分为规则矩形块后进行分页调度,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呈条带状分布的线路三维模型;而且现有线路结构物模型更新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条带状分布的线路三维模型的分页分层方法,并基于多线程技术,并行快速构建多层级线路结构物三维模型;实现了线路结构物分页分层模型的视相关动态调度;构建了基于页码的线路最小影响域,研究了最小影响域内线路分页分层模型的多线程并行实时更新方法,推动了大规模线路三维模型快速构建、实时交互和动态更新技术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线路三维模型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里程-结构物”线路模型分页方法,参考美国建筑师协会对LOD的标准基定义对线路结构物模型进行细节层级划分。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线程技术,设计多个独立线程,同时并行构建不同细节层级的线路结构物三维模型,提高了线路结构物模型建模计算的效率。(2)基于埃尔米特视点轨迹预测,提出了线路分页分层模型页码范围和细节层级的自动计算方法,据此进行地形模型的视相关快速动态裁剪与修补,同时根据所预测的下一帧视点到目标模型的距离动态修改线路模型分页数据库最大页数,最后将拟加载的线路分页分层模型数据加入到场景的渲染队列中进行预编译,避免不必要的内存资源占用,提高了线路三维模型实时渲染的流畅度。(3)针对所构建线路三维模型分页组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页码的线路最小影响域确定原则,采用多线程技术,在多个线程中并行动态更新线路最小影响域内各个细节层级的线路结构物分页模型;并在更新过程中,建立了多个线程动态启动机制和分页模型数据地址动态修改方法,保证在避免线程冲突和模型跳突的同时,大大缩减了模型动态更新用时。(4)运用上述理论和方法,基于Osg Earth、Open Scene Graph,利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道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平台。以湖南省境内的某条规划设计里程约为65km的高速公路为测试用例。构建线路结构物分页分层模型时平均耗时4s;在进行线路方案修改时,线路结构物三维模型的平均更新速度约为13km/s;浏览过程中,场景和模型的实时渲染平均帧速率为59.83fps。经过实验测试,本平台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线路设计,积极推动道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发展。图63幅,表10个,参考文献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