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时钟树综合
缓冲器插入
低功耗
摘要:
在当今现代社会中,半导体芯片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芯片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提升,逐渐迈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这使得对芯片性能和能效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同时也增加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因此,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变得至关重要,它能够显著提高芯片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数字芯片设计中,时钟树综合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优化时钟信号传输路径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然而,时钟网络通常是芯片中功耗最大的部分,其高功耗会导致散热难度增加,影响芯片性能和寿命。时钟树综合需要在保证时钟信号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优化结构和减小功耗。因此,在芯片设计过程中,时钟树综合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提高芯片整体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涉及时钟树拓扑生成、缓冲器插入和尺寸优化,以及时钟树综合与布局协同优化。首先,针对时钟树拓扑结构的构建,本文基于推迟合并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零偏差时钟树合并方案,旨在加速拓扑结构的构建过程,并同时减少线长和功耗,从而提高时钟信号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其次,在缓冲器插入方面,本文在时钟树拓扑生成的过程中引入了一种灵活的缓冲器插入策略,通过调整不同层的缓冲器尺寸,实现了功耗的降低和时钟树鲁棒性的增强。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总动态功耗,本文还改进了传统的物理设计流程,提出了一种时钟树综合与布局协同优化算法,通过优化触发器的位置和布局,进一步减小时钟树的线长,降低总开关功耗,从而实现了对时钟树综合优化范围的扩展和进一步提升设计效果的目的。
本文所提出的高质量时钟树综合优化算法已经通过对ISPD-09/10系列基准电路的实验验证。相比于开源EDA工具中的时钟树综合算法Triton CTS,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全局时钟偏差方面减少了10%,最坏局部时钟偏差减小了15%,功耗减小了11%,运行时间比其低了16%。此外,在对CLKISPD05系列基准电路进行的实验验证中,本文的算法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与传统布局流程后的时钟树综合结果比较,本文的算法可以使时钟网络线长减少45.1%,总开关功耗降低12.7%,而仅仅增加了1%的信号网络的总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