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物理
核心内容
课堂教学研究
教学策略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优劣。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己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由此,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历史重任则落到了科学教育的肩上。高中物理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担负着提升和培养国民科学素质的使命。物理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却普遍认为物理是高中阶段最难的学科。这主要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关。由此看来,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成效是物理教师和物理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将问题聚焦于“高中物理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策略”,并进一步细化为四个具体的研究问题:(1)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教材呈现状况如何;(3)如何选择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4)高中物理核心内容教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核心内容(Core Contents)是指高中物理学科的主要内容、关键内容,是联系学科中各部分的中心和纽带。核心内容反映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并能整合或解释学科体系中的很多其他内容。每个核心内容实质上都是一个核心内容团(Core Content Cluster),它包含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物理学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的丰富的组织体系,在物理学的内容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程度。为了确定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以高中物理电磁学领域为例,分别从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物理课程的结构体系以及物理学科专家的视角三个方面,研究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并最终确定,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及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领域的核心内容。之后,笔者对四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不同教材在知识结构、科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核心内容的呈现状况。为了研究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本研究分别从学科内容(内容本质与科学方法)和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特征与教学策略)这两个维度的四个方面,对核心内容的录像课,运用TIMSS的编码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发现,在同一节物理课中,教师在学科内容本质、科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特征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水平,在趋于一致的同时,更关注学科的内容本质。而且,教师组织核心内容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核心内容的学科本质、蕴含在核心内容中的科学方法、学生学习核心内容的特征以及核心内容的类型等要素,才能确保选择并运用最为恰当的教学策略。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教师、高中物理课程与教材以及教学资源与环境是对高中物理核心内容教学产生影响的三大因素,而最为关键的则是来自教师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合理分配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深入挖掘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提升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力并努力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教学水平,进而促进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价值的实现,实现学生科学素质和探究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