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磁学
思维方法
分析过程
电磁学概念
电磁学实验
电磁学规律
摘要:
电场、磁场、电路及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每年的必考考点之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物理电磁学各部分教学都有较大的变化,电磁学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获得电磁学知识并运用知识,而且又能适应考试要求,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近几年,福建省在电磁学高考命题中问题出现的情境比较经典化、常规化,重在突出对分析能力的考查,概念理解的考查,并且注重物理过程分析的基本技能,电磁实验也常规化、本质化。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电磁学难以掌握的问题,通过对所在学校的在校学生抽样访谈,以及利用调查问卷形式的调查,发现学生在电磁学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抽象概念缺少充分的感性认知,没有把握好概念之间的衔接,造成知识点的脱节;2、实验分析不够透彻,即对实验的本质把握不清,导致大部分学生害怕电磁学实验,对其产生恐惧心理;3、规律的运用不够熟练,单纯的背记公式、套用公式,没有把握好规律之间的联系。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概念与实际的联系,更多的是被动接受;2、学生缺少对实验的参与过程,教师没有注重实验的探究作用;3、对规律的理解不透彻,例如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之间的联系,规律的使用条件等。目前国内关于电磁学教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电磁学教学的某一部分,如电磁学实验教学,电磁学概念教学或者是电磁学规律教学,亦或者是其中的某个具体内容,如电磁感应、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等。少有人研究整个电磁学构架以及将物理思维、分析方法渗透到电磁学中的教学研究。鉴于此,本课题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且借此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电磁学的本质理解,优化学生的电磁知识结构,让学生清晰地了解高中电磁学的框架和基本内容,有助于其在电磁学问题上的整体把握,避免出现基本知识欠缺的情况。通过此研究,让学生能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建立物理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论文从电磁概念、规律及实验三大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物理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发现总结其出现的难点,并且找出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