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学物理
学情分析
教育统计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
为研究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现状,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确定学情分析的维度,结合对实际物理课堂的观察以及对教师的访谈结果编制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调查问卷,在编制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三次测试.基于64名学生的试测结果修改问卷在言语表达及设计上的问题;基于425名学生的初次测试结果实现问卷效度、信度、区分度的分析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对问卷题项进行修改与删减,提出学情分析的初始因果模型与初始相关模型并完成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基于1500名学生的正式测试结果进行模型的估计,通过生成的路径系数定量分析学情分析内容的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情维度间的作用机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物理教学中不同年级组以及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情方面的差异,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等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更具针对性地得出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现状.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的结果编制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调查问卷,在保证问卷数据科学可行的前提下,通过EXCEL、SPSS23.0、AMOS23.0等软件对问卷数据进一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的内容包括认知知识学情、情感态度学情、背景特质学情三个方面,对维度间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背景特质学情同认知知识学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认知知识学情和情感态度学情显著正相关;学生的背景特质学情同情感态度学情之间正相关关系显著.(2)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同年级组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情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1)中学生倾向于在成绩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学习行为指向后续的学习,其学习动机容易受外界刺激而产生波动,其中,高中生的竞争倾向相比初中生更加明显,女生的学习动机相对男生更容易波动.(2)相比高中生,初中生学习中遇到困扰时持消极态度的情况更为明显,对教师有关教学内容的处理更不满意,教师讲授时要以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调整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加强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3)中学生在自我控制力与执行力上的欠缺进一步影响了其物理学习中积极态度的形成,女生在自我效能感部分的得分普遍低于男生,这也间接导致了认知策略方面女生得分偏低的情况,教师应通过适当的刺激提高学生的行动力与执行力.本研究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探讨,为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并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复合场等效法”、“测导体的电阻率”两节教学内容展开了相应的教学设想与实践,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以及物理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价值,为教育者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真实状态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