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图书馆员
图书馆智能设备
结构化适应性理论
UTAUT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智慧图书馆
摘要:
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设备是新技术的载体,智能设备让抽象的技术变得形象和实用。读者和图书馆员正是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对尖端技术有了感知。图书馆智能设备的购买和应用应该是组织群决策和理性的个人行为的结果,其目的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与理想相违背。信息技术采纳领域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投资大量的资源进入新信息技术的研发和采纳,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收益。这并非企业独有,图书馆领域智能设备的采购也存在着严重的随大流和智能设备不尽其用的现象。许多图书馆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但对于图书馆智能设备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非常初始的阶段。人们的焦点还局限于,什么样的新技术可以被开发成适用于图书馆的情境下的智能设备。但实际上,新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另一个关键点是个人的适应性行为问题。根据结构化适应性理论,智能设备在图书馆的采纳是否成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被采纳的智能设备技术结构是否和图书馆目前的社会结构有较高的适配度,第二是图书馆员和图书馆有足够的能力适应智能设备给他们工作带来的改变,这也是本研究更关注的方向。有一些研究意识到了读者对新技术采纳问题的重要性,但除了读者,馆员是图书馆智能设备的另一密切接触群体。图书馆服务的升级和管理的优化,需要依靠图书馆员和智能设备的协同工作。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图书馆员对智能设备的采纳问题。于是,本研究尝试回答两个个问题去弥补这一研究空缺:影响图书馆馆员智能设备采纳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其中哪些是更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通过访谈和实证研究回答了这两个问题。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解释了图书馆智能设备的相关概念,关键技术,图书馆智能设备存在的意义和图书馆智能设备的应用现状。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学术领域目前只有针对图书馆员面对新技术压力的理论性和解释性研究,但缺乏对图书馆员为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的实证研究。此外,图书馆智能设备是未来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之一,而当前研究对图书馆智能设备采纳的研究也并不多。所以本研究将视角聚焦于图书馆员和图书馆智能设备采纳两个维度。然后,本研究回顾了经典的结构化适应性理论,并参考这一理论的“适应性”的思想,将本研究定位到组织中的个体对新信息技术采纳的适应性行为分析。接着依据UTAUT理论和适应性结构化思想,本研究提出了馆员视角下图书馆智能设备采纳影响因素模型探究当前阶段这一群体采纳图书馆智能设备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包含7个变量,其中有3个独立变量(信息技术素养,组织的促进环境和社会影响)和4个因变量(绩效期待,努力期待,使用意向和使用行为)。另外提出10个假设,用来解释3个自变量对4个因变量积极的影响关系和4个因变量之间存在积极的影响关系。我在问卷星平台上制作了问卷,并通过微信和QQ等社交平台,将问卷随机地发放给中国各地的图书馆员。问卷共回收152份,其中142份为有效问卷。SPSS-AMOS分析软件证明了问卷和所收集的数据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也验证了本研究修正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适配度,整体上处于可接受的范围。问卷人口统计数据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男性被调查者为49,女性为93。所有的被调查者均来自全国各地的28个省的图书馆,其中主要来自的省份有湖北(31)江西(16),江苏(15)。共有15个部门被提及,最主要的部门有读者服务部门(37.2%),资源建设部门(33.8%),流通阅览部门(27.46%),信息技术部门(30%)。在工作中使用过图书馆智能设备的图书馆员占到了大多数,很少有人没有接触过智能设备。男性图书馆员认为自己比女性图书馆员更频繁的使用图书馆智能设备,但样本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图书馆工作的男性馆员数量要远少于女性馆员。对图书馆智能设备的了解上,男性馆员也更加自信,样本中接近30%的男性受访者非常自信自己非常懂得图书馆智能设备的相关知识,而持这一观点的女性馆员只有15.05%。总体上讲,没有受访者认为自己根本不懂图书馆智能设备,他们绝大多数都认为自己大约知道一些相关知识,只有大约20%的馆员认为自己非常懂得图书馆智能设备。对于使用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改善工作质量和效率是最主要的动机,占据了 80%受访者的选择,紧接着是减轻工作量和让图书馆变得更有吸引力。这与之前的访谈结果高度一致,馆员采纳图书馆智能设备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工作负担,提升工作质量,但是目前的采纳行为并没有达到人们的理想状态。此外声誉,上下级的要求以及读者的意愿也会成为图书馆和馆员采纳图书馆智能设备的动机。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 10个假设中的8个。影响图书馆智能设备的采纳行为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为使用意愿和便利环境。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着最强的积极影响(β=0.354,t=3.201,P<0.001)